护理核心制度:分级护理工作制度

护理,工作制度,分级,核心相关文章,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医师根据病人病情下达护理级别医嘱,分特级护理、一级、二级、三级护理共4个级别,护士按要求执行分级护理,在住院病人一览表上护理核心制度:分级护理工作制度仅供参考。

护理核心制度:分级护理工作制度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

  医师根据病人病情下达护理级别医嘱,分特级护理、一级、二级、三级护理共4个级别,护士按要求执行分级护理,在住院病人一览表上采用不同颜色的标志来表示患者的护理级别,特级和一级护理用红色标志,二级护理用黄色标志,三级护理可不做标识,患者床头牌上显示相应的护理级别。

  (一)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患者。

  (2)各种复杂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的患者。

  (3)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根据医嘱需要派专人24小时护理或转入监护病室。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3)备齐相关监护仪器及急救器材、药品。随时做好急救准备。

  (4)及时准确地做好各项治疗及标本收集等工作。

  (5)按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做到服药到口,保证各种管道通畅。

  (6)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

  (7)根据医嘱及病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咨询和健康教育。

  (二)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重症患者、各种大手术后尚需严格卧床休息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2)生活部分能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随时发现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及病情监测相关指标。

  (2)按医嘱备好急救药械。

  (3)按疾病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做到服药到口,保证各种管道通畅。

  (4)按要求做好护理记录,需转科时,按要求做好转交接护理记录。

  (5)按医嘱要求嘱患者卧床休息,做好晨晚间护理,协助各种生活需要,预防各种护理并发症。

  (6)根据医嘱及病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咨询和健康教育。

  (三)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

  (2)慢性病限制活动或生活大部分可以自理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注意观察病情、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后的反应。

  (2)正确执行医嘱,发药到手。

  (3)做好护理记录,需转科时,按要求做好转交接护理记录。

  (4)做好晨晚间护理,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

  (5)根据医嘱及病情指导患者适度活动。

  (6)根据医嘱及病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咨询和健康教育。

  (四)三级护理

  1、病情依据

  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协助处理。

  (2)正确执行医嘱。

  (3)做好护理记录,需转科时,按要求做好转交接护理记录。

  (4)指导患者的饮食、康复、休息。

  (5)根据医嘱及病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咨询和健康教育。

Editorial:www.aishibei.com

篇2:医院版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一)目的

  分级护理指根据病人的病情,确定特级护理或一、二、三级护理,进行病情观察和治疗护理,并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给予基础护理。

  (二)适用范围

  1、特级护理

  (1)脏器功能衰竭(心、脑、肾、肝、呼衰)。

  (2)各种复杂的或新开展的大手术。

  (3)各种严重的创伤、烧伤,多脏器功能损伤。

  2、一级护理

  病情严重或病情不稳定需严密监测和观察者。

  3、二级护理

  病情基本稳定者。

  4、三级护理

  病情稳定者。

  (三)主要护理要求

  1、特别护理要求

  (1)专人护理。

  (2)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出人量。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记录病人的重要生理、心理反应。

  (4)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5)做好基础和专科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

  2、一级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和病情监测记录生命体征、出人量。

  (2)观察病人的生理、心理反应,了解心理需求,做好身心整体护理。

  (3)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4)做好与疾病有关的专科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

  (5)做好健康教育,协助或指导功能锻炼。

  3、二级护理要求

  (1)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生理、心理反应,做好身心护理。

  (2)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3)做好健康教育,协助或指导功能锻炼,预防护理并发症。

  4、三级护理要求

  (l)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2)了解病人病情,做好健康教育。

  (四)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和护理要求

  护士应对病人进行ADL评定,并提供相应的护理。

  1、级别

  (1)一级:完全独立,各项活动能在正常时间内安全完成。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要借助帮助。

  (2)二级:部分独立,在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中,需要使用辅助器具并超过正常完成活动时间,动作不够安全。若提供必要的物品,生活可以自理。

  (3)三级:部分依赖,已尽最大努力仍不能独立完成日常活动。需要指导、监督或说服,协助生活护理和功能锻炼。

  (4)四级:完全依赖,完全需要帮助。需要协助被动活动,指导部分主动活动。

  2、护理质量标准

  (1)床铺平整、清洁、舒适、无碎屑、无尿渍、无血渍。

  (2)卧位舒适,符合病情和治疗要求。

  (3)口腔清洁,妥善处理口腔黏膜溃疡、出血等。

  (4)皮肤清洁、完整无破损,会阴、肛门清洁无异味,指、趾甲、须发等洁净。

  (5)满足进食的需求。

  (6)满足饮水、排泄的需求。

  (7)根据肢体功能,协助和指导适当的功能锻炼。

篇3:护理核心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2、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⑴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2—4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⑵ 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控制组,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⑶ 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由6—9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3、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4、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观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5、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6、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