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想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想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想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一本书《你在为谁工作》,便随心的看了一章,觉得书中叙述的内容和我们现实工作中的情况是那么的吻合,便认真的看了起来。目前,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现在便将自己看完后的一点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这本书篇幅不长、字数也不多,但它提出了人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你究竟在为谁工?

  在现实中有很多人都会认为我们工作,只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所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就满腹牢骚:

  “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

  “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而已。”

  “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

  “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

  他们将现在的工作看作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

  其实工作不仅是为老板、为公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真正是为了自己。我们工作不仅能赚到养家糊口的薪水,同时,困难的事情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新的任务能挖掘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品性。我们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理念后,才能在遇到挫折时心平气和、摆正心态,抱着学习的态度、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处理好。

采编:www.aishibei.com

篇2:《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读后感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读后感

  早在央视二套的对话栏目里我就见识过该文作者“马路虾”的口才了——气定神闲,侃侃而谈。他皮肤黝黑,瘦而精干,像一个长者,又像一个哥哥。他的幽默和风趣,恰到好处,很平实,却又很深刻;他的犀利和豁达,一针见血,像城市猎人一样剖析着身边正在发生着的事;他的作品《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轰动网络,红极一时,被媒体争相报道,也是唯一一部很红却没有被骂的网络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自己从事出租车司机职业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看完之后,感触颇多。

  在他平淡的叙述中,你可以看到人最根本的东西:人品与人性的斗争,名与利的矛盾。有一段话他这样写道:“车子开到马栏广场,后边的冷不丁问了一句:"姐,咱哥五十三还是五十四?"前面那位盯着计价器,喃喃地说:“三十,刚刚还二十九块六呢。”这是两姐妹在赶往哥哥追悼会的路上的对话,在生命的面前,姐姐的金钱观还是稳稳的占居了上风,在这样悲痛的时刻,她还念念不忘出租车计价器上翻滚的数字。真的是人性的悲哀。我很怀疑,姐姐的心情是不是真的悲痛到一定要去参加悼念会的程度?如果不是生命高于一切,那手足情深在金钱的面前将不再有任何意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将何从谈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甚至为事业而牺牲家庭,但我们同样需要拯救感情、需要真正的“真情回归”!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心、有情、有血、有肉!

  “马路虾”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故事,但他对生活的观察入微,却给人深刻的印象,他在写小市民乘出租车的心态时说:“许多乘客坐在车上,放着满街光景不看,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计价器,就像在市场买东西,别管识秤不识秤,就这么目不转睛地盯着,任你秤杆子耍得行云流水,头高头低的也得给我合计合计!”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小市民乘坐出租车的无奈,一方面心疼钱,一方面又着急办事,别无他法。不到万不得已,他们原本是坚决不坐出租车的,所以,在车行进的过程中,他们最关心也最不放心的就是计价器上跳动的数字,谁都知道不会出错,但还是怕它出错。这种深入的刻画一个人的心里,就像是我们自己在讲述自己的心声,令人共鸣和感动。生活原本无奈,但我们依然要在无奈和矛盾中艰难的行走。

  在这篇文章中,比较经典和幽默的地方出现在他刻画乘客心疼车费的段落。“我按照乘客的指示,经大桥下红灯区进入东面桥头,出桥头左转进村,行至养路费征稽处门前时,她喊道:"停!别走了,别走了,就这个垃圾箱。"此时计价器显示八块四,我满腹狐疑,通常,乘客大都恨不能让你把他们送到炕头才肯下车,这位……待我刚刚起步,距那个垃圾箱也就两三米光景,计价器立刻蹦字儿,八块八!”也许你看得忍俊不止,哑然失笑,但我相信,这一定是源于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经历。也许这样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抑或也曾发生在我们身上过,只是,我们不会去在意自己的行为,但偏偏会笑话这样吝啬精于算计的人。所以,人类,有时候真的是在自己否定自己,在否定的同时折射出的,是人性的不健全,思想的不健全。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些动物可笑,其实,我们人类本身不也有很多令人可笑的地方吗?斤斤计较、贪图便宜、亲人之间为金钱而对簿公堂,这无一不在挑衅着人性的光环?值得深思!

  当然,“马路虾”也不乏幽默的细胞,在他文章中也有很多地方以诙谐的语言阐明生活的道理。比如:“曾经有客人问我:"师傅,你说这车要是变换车道的话,计价器是不是多蹦字儿?”出奇不意,写得真绝!既出乎人意料,似乎又在情理之中,谁也不敢否认有这样的人,但谁都不愿相信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身边。这就是生活的细节,而于细节之中用最朴实的语言把客人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拍案叫绝。还有一段“我曾经在车上捡过一个V3,犹豫了三天,还他了。他来自西安,是个做PPR管材的商人,虽然喝得烂醉如泥,还知道让我停下车,一个人冲到马路边,抱着路灯柱子吐了一大堆东西。黑乎乎的,估计大部分都是海参。”犹豫3天?虽有些夸张,但也合情合理,让人觉得更加真实,我们不就经常说这样的话吗?最重要的是最后来了一句“估计大部分都是海参”,有些调侃,有些诙谐,正是这突然的语言转折,让醉酒人的身份和形象显得格外的清晰。这就是“马路虾”,一个平常的人,一个普通的司机,一句平淡的话语,让人久久回味。

  当然,他的经典语言还有很多很多,所读之处,无不感慨。也许,他的文章还真正算不上作品,但一字一句都渗透着生活的哲理;也许他的语言还算不上精华,但娓娓道来间,无不彰显着人生的智慧;也许,他和真正的大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但他能带给人们认同和共鸣,能让人反思,让人回味,让人共勉,让人进步,这就够了!感谢有你——马路虾,感谢《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解读中,我明白了许多。

篇3:《让员工自己奔跑》读后感:激励之钥

  激励之钥--读《让员工自己奔跑》有感

  一提到激励员工,多数人会认为金钱是首位的,或是名列前茅的,但现实的情景却不能不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一问题。

  也许你的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很好的福利、待遇,甚至你让员工周末免费用公司的车,给员工提供免费点心,但员工的精神状态可能依然萎靡不振奋,不能展现出一流的业绩。很多的企业管理者往往都会面临着同一种困惑:优厚的薪酬、有薪假期,甚至加薪,只用来留住员工,但不见得就有激励作用,或者激励作用甚小。

  “RUNNING!BY THEMSLVES”,拿到书,光是看到这样的字句,就让人非常的心热。就让我们精读这样一本书——《让员工自己奔跑》,找出激励之钥吧。

  心理学认为,激励是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后,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对行为有着强大的驱动力,促使人们向着希望和目标进发。所以说,激励的核心问题是动机是否被激发。有效的激励方式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自动自发地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忱。

  美国行为专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把这些影响人类行动的需求进行分类。依照对人类影响程度的深浅,这些需要被依次分为:

  (1) 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会需要(4)自尊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认为,对一般人而言,这五种需要是在不断转化的。比如当第一种需要(生理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第二种需要(安全需要)便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驱动行为的主要动机。所以说,“了解员工真正的需要”不能一劳永逸,也因此,激励员工也就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方式,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真正发现员工的需要”是激励的关键所在。只有点中要穴,激励才能真正驱动员工获得成功的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要想找到员工真正需要的东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有效沟通。在沟通时,作为管理者,不妨灵活运用以下的交流原则,实行“5W1H ”提问法。

  原则一:管理者要对员工本人以及他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原则二: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也即不仅要仔细地听,还要在听的同时仔细地想。

  原则三:鼓励员工多谈自己,并问他一些问题以便启发他说出真实的想法。

  原则四:尽量使身边的人感觉自己很重要,并且真心实意予以帮助。

  所谓的“5W1H”提问法是:Who(谁?)、What(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什么地方?)、Why(为什么?)和How(如何?),提问时依次通过这几问,管理者就能够准确地知道员工的真实需要是什么?

  基于此,了解了员工真正的需要之后,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大施激励之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一、让每一名员工都知道他是重要的:把员工视为合作的伙伴;让员工随时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积极提高员工的参与度,让每个人都成为决策者;对员工的工作及时给予正面表扬和评价;满足员工的重要感。

  二、创造有向心力的环境: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鼓励公平、合理的内部竞争;定期召开优秀员工的激励会议;建立无阻碍的沟通渠道;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并享受乐趣;为员工设置合理的目标;加强信任互动;满足员工的“尊重”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员工分享成绩和荣誉;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给员工成长的空间:为员工提供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工作业绩为提拔员工的标准;让员工拥有弹性的工作计划,赋予员工工作的同时赋予员工权力;重视员工的生涯设计,允许员工在工作中失败;培训——让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消除员工对未知的恐惧。

  四、用愿景点燃员工奋勇向前的激情:建立清晰明确的愿景;营造充满关爱的团队氛围;建立积极向上的文化。

  自此,得出激励之钥——自驱力立足于员工的自觉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使用员工渴求不断的完善自己,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会热情主动地投入任务的完成中,甚至不计报酬地寻求创造性解决方案。

篇4:《责任心是管理出来的》读后感

  《责任心是管理出来的》的读后感

  恰逢休息日,我去观前街书店逛了一下,书架上一本《责任心是管理出来的》一书引起了我的兴趣,兴冲冲地买回家,一口气把它读完了,随后的几天,一直在翻阅着,细细地咀嚼书中的内容。书中阐述了责任心的重要性,我认为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些观点有些片面。强烈的责任心是企业每一个员工必须具备的,这是对自己的企业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的饭碗负责,但是,员工的责任心并非全靠强制管控出来的,这和一个企业领导的睿智和亲和力,以及企业的整体素质、团队精神是密切相关的。

  书中强调了员工责任心对整个企业的利弊关系,确实是及时雨,雪中碳,书中勾勒出一套完整的责任心管理系统,就员工的责任心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系统的赢得员工责任心的经营策略。员工的责任心,就是企业的防火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试想,防火墙出了漏洞,病毒怎能有孔不入?其实,许多企业巨人轰然崩塌与员工缺乏责任心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而员工的责任心的缺失,又与企业经营员工的责任心的能力有关。反之,如果员工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无形中就为企业铸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病毒就难以入侵。如果一个企业,他的员工不为企业着想,没有对企业尽到他作为企业一份子的应尽责任,那么,诸多经营问题就会开始不断出现:目标无法实现,运营失去控制,人心涣散等等。

  员工的责任心对企业的命运起着决定胜负的作用,但我还是觉得,责任心不是完全靠管控出来的,一个企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员工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人性化的来管理企业,我想,人心都是肉长的,员工就会发自内心的去创造和保护企业的利益。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任,那是因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是自己的亲人,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家庭负责任,都在共同营造自己的家园。其道理是一样的。

  我公司的领导,就十分注重与员工的心灵沟通。每年安排员工的健康体检,“三八”妇女节组织女员工外出旅游,还有这次汶川大地震,公司领导带头向灾区募捐十万元,这些都给员工树立了健康、向上的企业形象和榜样,员工没有理由不对这样的企业负责任。就拿我们云顶花园服务处的员工来说,虽然人手少,担子重,可是每逢节假日,都争先恐后的要求加班,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在服务处主任的带领下,每天去业主家催交物业费,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下班,第二天,又都精神抖擞的准时出现在服务处。我们服务处的工程主管,园区的一个物业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开出了高薪和优厚的待遇,可是工程主管的一席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他说:“公司领导尊重人才,尊重员工,我们云顶花园服务处团结、和谐,责任第一,自我第二的工作氛围,以及与小区业主的浓浓情义,都使他无法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和关系融洽、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有一次,工程主管已经准备下班了,得知四幢的一部电梯死机,无法正常工作,他就主动停下电动车,进入电梯口,一直到晚上六点半电梯修复后,才骑上电动车回家。工程主管对工作积极负责的态度,始终感染着我们服务处的每位员工。

  如果每一个人都持有一份责任心去做每一件事,那么,我们的家庭就会和谐、美满,我们公司就会更加辉煌,成为同行业中的一朵绚烂的奇葩, 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篇5: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血染”的温情--读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吴江农商行:徐筱)第一次读余华的作品是《十八岁出门远行》,我那时候十八岁,恰巧我也是十八岁,第一次离开家乡吴江独自去浙江远行的。我记得那是在一个乡村旅店,窗外淫雨霏霏,暮色四合,我孤独的躺在床上捧着《十八岁出门远行》,一次的阅读,我就喜欢上了余华的这种笔调,我就喜欢上余华的作品。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4月3日生。余华的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浙江人,父母都是牙医。余华1977年高中毕业后待业。从1978年开始当了5年牙科医生,在工作之余,余华迷恋上写作, 25岁那一年,他写出了《十八岁出门远行》。我从最初《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以后不断的阅读余华,从《活着》、《偶然事件》、《此文献给少女杨柳》到《世事如烟》、《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我特别喜欢《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卖血记》由上海文艺出版社20**出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许三观是从乡下到城里丝厂打工的送茧工,他第一次好奇之下跟村里来的俩老乡同去卖血,用卖血的钱,娶了活泼漂亮的油条西施许玉兰。

  许玉兰终生的是非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就是她婚前的相好何小勇。是许三观横插一脚用八角三分钱的零食和几瓶黄酒几条烟,骗了玉兰蒙了她爹,把何小勇挤下了通往婚姻殿堂的独木桥。

  当人们纷纷议论三个儿子中的老大许一乐越看越不像他爹许三观越看越像是何小勇的儿子的时候,许三观应该为自己年轻时棒打鸳鸯的错误深刻反省!他没有,他觉得自己冤得很,他开始“惩罚”许玉兰。他的惩罚不过是骂几声打几下重活不再帮忙干,日子还是得过,许三观还是挣钱养家,还是把厂里发的手套戴回家给许玉兰织线衣,一乐甚至还是他最看得上的儿子——只是想到这儿子真实不是自己的,免不了抹几把眼泪。

  如果一乐不为弟弟三乐打破了方铁匠大儿子的头,也许,许三观一家是可以和乐地过下去的。一乐打破了别人孩子的头,人家伤得很重,在医院里等着救命钱,这钱,得未成年人一乐的父母来承担。许家不富裕,所以许三观不乐意了。他说我已经免费为何小勇养了九年儿子,这回他儿子闯祸了,这钱得他这个亲爹掏。不讨论法理,我理解许三观的心思,他憋屈之外他还穷,如果不是穷,他大概不会找何小勇要这钱。这只是我的猜测,实际上他要许玉兰去找了何小勇要钱。

  许玉兰没要回来钱,这也是合乎逻辑情理的。人在不幸中总是主意叠出,许玉兰气极哭极闹极之后,采纳了旁观者的建议,委派她和何小勇的儿子许一乐上生父何小勇家要这笔闯祸补贴。一乐仍然没要回来钱,这还是不是合乎逻辑情理我就不大清楚了。

  事情的结果是,许三观恶狠狠地咒骂了何小勇之后,第二次去卖了血,挽救了被方铁匠拖走做抵押的财产,保全了建之不易的家。

  许三观和他的家人后来一起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在极度的困难极度的饥饿中,他又一次去卖了血,只为给孩子们一顿饱饭;又一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对被打成妓女的妻子,他选择了力所能及的不离不弃,某天给在街上打扫的许玉兰送饭时,埋在白米饭下面的几块红烧肉几乎让我垂涎欲滴!多纯朴的智慧,多纯朴的爱!

  许三观一生中最大规模的卖血行为是由下乡的一乐患了肝炎引发的。一个非亲生而胜亲生的儿子,命在旦夕,一个年过不祸的单薄父亲,毅然决定,卖血治好儿子。十天之内,卖了四次四百毫升的血,其中一次几乎失血丧命。我没有去想这样的事情现不现实,我就是很高兴看到许三观活了下来,治好了一乐的病,陪着儿子们长大,看着他们成家立业,后来还活了很久。

  余华给了我们一个温情的结尾,似乎验证了好人有好报的古话。我们可以想见,这个结尾也是我们想要的。

  不管是《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年轻懵懂、义气风发出门闯荡的“我”,还是《活着》中败掉家里的一百多亩地由地主沦为农民的福贵,还是《许三观卖血记》里多次卖血的许三观,抑或是《兄弟》中拣破烂拣成亿万富翁的弟弟李光头和最终被生活所迫为做广告注射激素致死的哥哥宋光,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在他们的一生中都做过穷人,都受过生活的煎熬。余华把人和人之间的那种残酷状态(萨特说,他人即地狱),用一种非常潇洒的轻松情调来描述,更让人对人性的丑恶有了切肤之痛,对善良、温暖更有了深深期盼。

  在余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与如今风靡的偶像剧里完全不同的生活和人生。这些人,许三观们的地位底下,文化底下,但道德素质并不底下;他们的家境贫穷,生活贫困,但意志并不匮乏;他们的语言粗俗,行为卤莽,却让人感觉到了真实和可信!——这才是中国的农民:勤劳、善良、勇敢、憨厚、可爱、率直、知足、知恩图报!这让我看到这次四川汶川震灾中很多善良的农民他们不顾小家,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在北大读过书的范跑跑,面对这些普通百姓,他不知道内心深处会不会深处“羞耻”二字。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繁荣进步,应该是普世的,让许三观不需要再卖血,我们不能再看到佝偻着身子的许三多在寒风中等着采血,我们的盛世不应该建立在许三观们的“卖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