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36计:假道伐虢

孙子兵法36计: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1)

  假装攻击别国,却攻击它国的战术

  计曰:“两大之间,敌协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解曰:小国夹在敌我两大国之间,若是敌方对这个小国采取军事行动,我方必须立刻以援救名义,出兵控制它。对这样的小国,如果仅有口头约定而不付诸实际行动,就无法赢得它的信赖。

  因势利诱,乘机渗透、扩展,不战而胜。

  春秋时期,晋献公打算出兵讨伐虢国(今河南省陕县)。为此,晋军将要经过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

  虞国虽然是个小国,但其态度却决定晋国能否顺利伐虢。于是,晋国大夫荀息建议晋献公将美玉、良马赠送给虞国国君,请他同意晋军借道。

  晋献公开始并不愿意,认为良马、美玉是晋国国宝,不能送给别国。苟息意味深长地说:“如果能借道虞国,良马、美玉不过是暂寄藏到虞国的国库里罢了,还怕丢失吗?”晋献公一听,恍然大悟,立即派使者带着美玉、良马,谒见虞国国君。

  虞国国君得到晋国送来的国宝,十分高兴,立即同意让晋军借道。大夫宫之奇苦苦劝谏说:“虞、虢两国是‘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如果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会遭殃,千万不能借道给晋军啊!”虞国国君已被美玉、宝马迷昏了头脑,对宫之奇的话置若罔闻。宫之奇不忍遭亡国之辱,只好带家眷出逃了。

  果然,晋军在灭亡虢国之后,回师虞国,顺手牵羊,发起突然袭击,将虞国君臣一网打尽,还收回了存放在虞国府库里的晋国国宝——宝马和美玉。

  “假道伐虢”这一计策的诀窍是:处于敌我两大势力当中的弱小势力,受到敌方威胁屈从的时候,我方应出兵援救,显示威势。对于处在困境中的弱小势力,徒有空言是难以使之信赖的,应该利用它侥幸图存的心理,伸张我方力量,以便控制局势,将其吞并。

  吸取“假道伐虢”之计的要义,在商战中,可以引申演变为几条谋略加以运用。

  1“倚玉雕玉”,即依靠强者生存发展,达到最后战胜强者的目的,这是小企业战胜大企业成功率最高的一种谋略。

  2处于竞争对手和自己之间的弱小者,一旦对方威胁它屈服时,自己应设法支持弱小者,取得弱小者的信任,从而扩大自己的势力。

  3控制或兼并他人企业的谋略。

  皮尔·卡丹成功的秘诀

  法国著名的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他从身无分文开始起步,经过自己的努力,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其实,他的经营策略并不复杂。他知道,凭个人的能力是不能称霸服装市场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于是他只负责提供产品的设计草图或服装的图案,然后把新的设计转包给国内和国外的合作者,在全世界建立起一个生产皮尔·卡丹服装的“卡丹王国”,借助大家的力量共创皮尔·卡丹的事业。事实上,他本人只扮演一个开拓者的形象。

  皮尔·卡丹还有一个过人之处在于他的胆识。他不仅把目光盯在时装设计上,还时时关心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在开拓皮尔·卡丹服装市场方面,他永远是捷足先登,领先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

  1976年,中国社会政治风云涌动的年代,皮尔·卡丹又一次不顾同行业的窃笑,踏上了中国的土地。经过他的努力,他在北京开设了美心饭店,展出系列服装,提高知名度,一时间皮尔·卡丹的名字响彻长城内外。他还用从中国赚到的钱买丝绸等布料运回法国,又生产出一批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的服装。

  1977年,皮尔·卡丹与俄罗斯建立关系,1983年对印度大感兴趣,1991年,又派属下去越南洽谈合同。

  皮尔·卡丹具有全球战略的眼光不仅表现在他大胆开拓各国服装市场上,还表现在他经营品种的多样化上。他的产业早已超出布料、时装之外,广泛涉足各个领域,如家具、珠宝、汽车、鞋帽、床单、闹钟、行李箱,甚至飞机和酒类都在他的经营之列。

  皮尔·卡丹在世界各地获得了巨大成功。他在走访各国谈生意的过程中,各国奇特的风土人情、民族建筑又给这位设计大师以新的灵感,使其服装艺术日臻完善。

  皮尔·卡丹的服装设计是一种美,他的经营策略也是一种美,一种气势磅礴的美,一种征服全球的美。

  松下的诚与信

  全日本家用电器销售店约有5万家,其中约有3万家是属于“松下”系统的,在世界各地“松下”的代理店更是不计其数。看来,代理商都极愿意与松下进行业务往来。这难道仅是因为松下的产品价廉质优,能赢得顾客?还有别的原因?

  那还是在松下的电冰箱出口之初。一次,一批松下产的冰箱运抵香港,香港代理商收到货后,发现这批货的包装破得乱七八糟。破烂的包装有损商品在顾客眼里的形象,又不方便顾客提货运输,投不投放市场都将给代理商带来严重的后果。代理商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他派代表火速飞往松下总部所在地大阪,要求约见松下的负责人。松下公司对此十分重视,几位最高领导人同时会见了这位代表,听完了他的陈述后,当即承认那批货包装不良,表示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责任。代表这才松了一口大气。

  后来,这个香港的代理商成了松下最忠实的代理商之一。

  代理商们曾这样评论松下:表面看来,与其之间是一种商业联系,但归根结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才是最基本的。松下让人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在其它公司是难得的;代理商提出要求,如质量或价格方面的意见,松下能知错就改;松下对代理商,真正做到了态度和蔼、感情亲切。

  这些评论的言下之意就是:既然松下这样支持我们,我们代理商能不全力以赴吗?

  松下这样对待它的代理商是因为它明白,代理商是处于各大公司之间的弱小者,也是顾客与自己之间的弱小者,如果不支持他们,并且言而有信,他们就会倒向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者自己失去顾客。

  其实,代理商的职业决定了他们比企业主更了解市场行情,精明的生意人都喜欢同代理商和睦相处,甚至同他们交朋友。从他们口中,可以得到自己想知道的市场情报,例如各类商品的价格、某种新产品的销路、市场竞争的形势以及其它市场状况。只有代理商才能深入了解到竞争对手内部的经营和管理状态。

  与代理商以诚相待,以信相交,并支持他们,他们就会努力为自己卖力,就等于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这正是“假道伐虢”精义之所在。

  [计论]

  处在敌我两国中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只用甜言蜜语是不会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面,使其丧失自主权。然后再乘机突然袭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此计在军事、外交、政治上都是“以假示真”法,真真假假施计于人,方可取胜,所以这一计的实践,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不罕见,而且总有新意。

爱拾贝-www.aishibei.com

篇2:孙子兵法36计:以静制动

  第三十二计以静制动

  以己之静制敌之动的战术“以静制动”与“以静待动”有所区别。前者重在“制服”,后者则是“等待”。“制”为主动攻击,“待”为被动等待。

  “静”与“动”是互为相反的。“静”则“泰山崩于前面色不变,糜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动”这里则指敌之动向、攻击。在强敌压境之前,不动声色,不暴露自己的意图和战力,使敌方之攻势一时难以发挥,渐渐衰弱,敌之将领意志动摇,士卒士气低落,这些都是“静”发挥的无形战力。以这种无形战力制服敌人的嚣张气焰,使我方变被动为主动。未下棋秤已胜苻坚

  历史上,苻坚率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号称百万大军,从长安出发,一路上破关斩将,直抵淝水,意图一举灭晋。

  谢安为征讨大都督,在一片黑云压城、朝野上下心胆俱裂的严重形势下,却颇为悠然自得,毫无惧色。其侄谢玄试问对策,谢安只说他已经安排妥当,然后就别想再从他嘴里掏出半个字来。谢玄心急如焚,又让张玄进去探问口风。谢安知道他的来意,根本就不给他提问的机会,而是大会亲朋,看他与张玄手谈一局,赌注是一座豪华别墅。

  结果张玄中盘认输,谢安对他的外甥羊昙说:“赢来的别墅给你。”张玄的棋艺本来略胜谢安一筹,这天心神不定,所以输给了对方。谢安下完棋就四处游玩,晚上才回,一口气安排好破敌策略,将帅们一直悬着的心才落到实处。

  到谢玄等人一举击溃苻坚,消息传来时,谢安还在棋秤上与客人杀得难分难解呢。

  既往不究的心态

  生活当中,彼此很亲密的人,都可能发生误解或冲突。这个时候,暂时不管引起纠纷的原委,一句“既往不究”、“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让我们一切从零开始”,一切芥蒂就可以云消雾散。能够这样爽快、干脆、不记前嫌的人,一定广受好评。可是,有一种人却动不动就冒出这一句“既往不究”。这种人通常很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

  当他遇到麻烦事儿,不会做任何抵抗,只希望利用一些词汇,彻底忘却过去的不愉快,迅速恢复彼此的关系。

  可是,人毕竟是人,对于别人往日的过失,不可能那么简单就能释怀(一笔勾销)。假若真的不在意过去的不愉快,就该完全忘记那件事,甚至连“既往不究”这个字眼,都不该浮现脑际。所以说,口头上愈是讲“既往不究”的人,内心愈是无法忘记过去的事。

  从这层关系上我们可以明白,这些看似很干脆的话,并不是为别人而说,事实上是对自己而说的。内心明明厌恶对方,表面上又怕对方知道,于是利用一些讨好的句子,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恐怯。这种藉自我压抑,勉强要想忘却过去的作法,只会使“一股怨气”不断累积在心中。等到有一天爆发出来了,后果将不可收拾。喜欢讲闲话的心态

  爱听闲话,几乎是每个人共有的嗜好。市面上一些期刊、杂志,就靠揭发各种人物的丑闻,做为促销手段。

  闲话的成立,首先必须有提供与揭发消息的人,然后,还要有听闲话的人。喜欢讲闲话、听闲话,其心理动机是一样的。

  第一:消除欲望难遂带来的“不满”。

  这种类型的人,因为自己的价值观无法被上司接受,而内心忧郁。其特点为:不承认自己的错,总是把罪过推到同事或是上司身上。在内心的憎恶、攻击欲望逐渐增强之后,开始揭发对方的隐私,藉以消除欲望难遂带来的不满。这时候他们也希望得到听闲话者的认同。

  第二:因嫉妒而引发的闲话。

  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在同事之间。当某些同事受到上司的器重,或是特别受到异性的欢迎时,就会引起其他同事的嫉妒,因而蓄意破坏对方的形象。

  第三:听闲话者的动机。

  爱听闲话的人,总是希望经由闲话,获得平常在公司难以听到的侧面消息。

  “大伙原是认为,A科长是无血无肉的人。应当没想到他也有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B先生平时嘴巴说得那么好听,其实是俗不可耐的人!”

  一些侧面的闲言闲语,可以改变别人对那个人原有的印象,可谓杀伤力之大。

  第四:人人都有喜欢看人出洋相的心理。

  爱讲闲话的人,其心理动机几乎源自嫉妒、敌意、羡慕、自卑感。听闲话的人,也抱有同样的心理倾向。因此,只要有人讲闲话,马上出现一大批热烈反应的人。这就是所谓的臭味相投。

  第五:心理动机与前面所述,略有不同。

  提供闲话题材的人,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听闲话的人,多少也附和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立场骤换,说闲说的人一变而为听闲话的人。从对方发表的意见中,可以拆穿对方对这件事的看法。这种手法,对收集情报者而言,非常重要。

  [计论]

  互相谅解,互相尊重,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消除闲话成立的首要条件。经常用闲话填满他人生活的鸿沟时,不如找一条可以互相谅解的路。

  本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时空浪子”免费制作;

篇3:孙子兵法36计: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1)

  借他人之尸复活的战术

  计曰:“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解曰:一个不靠别人而能自立的人,不但难以操纵,也无法利用。反之,一个依赖人而生存的人,就会多方请求别人的援助。聪明的人懂得利用这个机会,掐住对方的脖子。这是免于被对方操纵,反而操纵对方的策略。

  行销就是创新,就是创造新顾客。

  商品的再定位,可以创造寿命循环的第二春。

  在《三国演义》中讲到:诸葛亮第六次出兵伐魏,其对手司马懿只是沿河坚守,拒不出城。

  尽管诸葛亮用了激将计,但是被司马懿识破,魏军继续坚守在牢固的工事之中。诸葛亮心急如焚。白天,他与众将商议下一步作战计划,夜里,又彻夜不眠地思考如何打败司马懿,过度的操劳,使他身染重病,口吐鲜血,最后死于军营之中。

  诸葛亮临终前,估计到他死后蜀军要撤兵,司马懿可能驱兵来追赶,因此把大将姜维和杨仪叫到面前,把他设想的“借尸还魂”计告诉了他们。

  主帅去世,蜀军将士悲痛万分,想立即为丞相发丧。但杨仪和姜维依照诸葛亮临终所授计策,告诉众人,先不要发丧。他们把诸葛亮殡殓入棺,然后率领蜀军启程返回汉中。

  司马懿得到诸葛亮去世和蜀军撤退的消息,果然率领大军从后面追来。没过多久,蜀军听得一声信号响,立即停止了前进,掉头像是准备迎击尾随而来的魏军。这全部是照诸葛亮之计行事的。

  就在马司懿心中升起新的疑念时,树林之中闪现出蜀军帅旗,旗下众将簇拥着一辆小车,车上端坐之人正是据传已死的诸葛亮。

  司马懿一见这情景,立即下令全军撤退。蜀军也马上启程回师至安全地带,才打起白幡,为丞相发丧。直到这时,司马懿才相信诸葛亮真的死了,车上坐的诸葛亮只是木头人而已。司马懿再想去追,但蜀军早已没踪影了。

  魏将都为失去了一个消灭蜀军的大好时机而懊丧不已,可司马懿叹道:“杨仪用兵之道大有诸葛亮之遗风,死诸葛亮借杨仪之身还了魂。我是上了‘借尸还魂’之计的当了。”后人用“借尸还魂”比喻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着另一种形式出现。

  “借尸还魂”旨在利用外力或谋略恢复生机,东山再起。所以,商业竞争中,对有前途难以控制的企业或产品,不要加以利用,对不能自立而依附于他人他物的企业和产品,则可以利用。这样就不会受人支配,而是支配别人。

  “通乳丸”的第二春

  行销战略中,有所谓的“商品寿命循环”,亦即任何一种新商品,在进入市场之后,均会经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阶段。处于衰退期的商品,因成长迟滞,利润递减而成为“失望的商品”。对于“失望商品”的处理之道,若非放弃,就须以创新策略再造“第二次的商品寿命循环”。

  商品的“第二次寿命循环”,例如:自行车本为交通工具,但逐渐为机车、汽车所取代而失去昔日的风光,成为衰退期的商品了。但厂商将自行车的设计与功能稍加改良,并且重新定位为“运动娱乐”的工具,于是开创了自行车市场新的生机和生命。

  此外,再如:电扇、电冰箱等商品,在进入成熟期、衰退期之际,厂商将其由家庭用、客厅用的观念,改为个人用、卧室用,因此再度开拓出新的市场。这些例子均可用“借尸还魂”称之。

  多年前,台湾市场上有一种叫做“仙桃牌通乳丸”的产品,通过广告在各地药店出售。这种产品的用途,是针对已婚妇女,在哺育婴儿奶水若有不足时,服用通乳丸则可使奶水充足。由于效果不错,价格尚称公道,在很多乡下地区更受妇女们的信赖和欢迎,销售量十分稳定。

  可是,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妇女营养不良,奶水不足的现象已逐渐减少。再加上教育水平提高,奶粉促销攻势凌厉,母亲亲自以母乳喂哺婴儿的情形大量减少。因此,通乳丸这种产品,销售逐渐走下坡路,甚至绝迹于药店。

  俗语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种濒临消失死亡的产品,居然在企业人员的精心策划下,枯木逢春。通乳丸的“再定位”,亦即产品推销重点的创新,以及需求对象的改变。过去产品的需求重点为使母乳充足,现在则改变为能使乳房发育健全。过去的推销对象为已婚生育的妇女,现在则改为未婚的少女。

  推销重点和对象的改变,使得通乳丸能以崭新的面目重现市场。而且,一出现即引起广大未婚少女的兴趣,因此创造了该商品的新生命。因为,胸部平坦,这对爱美的女性来说,实在是身材上的一大缺憾。如今,有能使自己抬头挺胸,信心十足的产品,帮助自己的身材日趋美好,哪有不争相去买的。

  在西风东渐的潮流下,人们审美观点也已逐渐从面貌的较好,改为注重整体身材的健美。因此,通乳丸的再定位,不但时机上是有利的,而且在广告的表面上亦很有说服力。

  一个本来已濒临死亡的产品,但是在行销魔棒的挥舞之下,只不过用“借尸还魂”的计策,竟然起死回生,并且点石成金。难怪有人会说:“行销就是创新”,此语实非虚妄之言。

  “中国魔水”的背后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李宁在体操比赛单项赛中一人独得3枚金牌,威震体坛,而健力宝饮料也在奥运会上初试锋芒,赢得“中国魔水”之美称,这个中国的饮料新星和中国体育明星一道,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信誉。从此,健力宝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中国体育的振兴,就没有健力宝的发展。”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经纬如是说。

  回顾几年来健力宝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厂发展成今天的初具规模、现代化、多元化的外向型集团化企业,所走过的历程中,处处都留下了艰苦拼搏的痕迹,同时又时时闪现出体坛精英矫健的身影。在多少次重大的中外体育赛事活动中,由于健力宝的巧妙参与,其企业和产品的美好形象越来越鲜明地嵌刻在竞技者和观众们的记忆里。从产品的孕育期、分娩期到成长期,他们都紧紧抓住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一切机遇,努力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体育界、新闻界的充分支持。鉴于产品属于国内首创的运动员保健型饮料,他们从健力宝呱呱坠地之日始,就很有远见地选定了体育作为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以及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突破口。产品研制成功不久便被摆上了亚运足联的会议桌上,顿时引起中外体育界的关注,为进军奥运会打下了牢固的信誉基础。果然,在第23届奥运会上,健力宝与中国健儿不负重望,大扬国威。“中国魔水”的桂冠与净光锃亮的奖牌结伴凯旋,此时此地,新闻媒介又助了健力宝一臂之力,迅即把信息传遍了海内外。从此之后,健力宝便一直成为体育活动的“宠物”,令健儿们倍加喜爱,新闻界津津乐道,各界人士慕名选购。而健力宝人则因势利导,充分借助体育、新闻的媒体作用,全面掀起宣传攻势。真是一鸣惊人,万箭齐发。健力宝人的营销目标,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体育活动来瞄准并命中的。

  健力宝人有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他们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他们懂得,产品的前途、企业的生命,先决条件是产品质量,有效手段是信誉投资。因此,他们的口号和行动的准则是“以质量取胜,以质求优,以质成名”。在采取各种果断措施确保产品质量优良的同时,健力宝人仍然通过体育活动这一“最佳搭档”,舍得耗费大量财力,实施其气魄宏大的信誉投资策略。过去的日子里,在许许多多的国内外体育赛事中,健力宝的形象可谓有目共睹,其名声几乎有口皆碑。而其宣传势头之猛,套路招式之奇,令业内业外人士击节叹服。

  “健力宝”人当时和中国体育明星一起,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成功了,并赢得了“中国魔水”的荣誉。他们的成功我们叹服,更让现在的企业有所学习。波及北美、西欧,并且正卯足劲要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些世界级饮品一较高下。

  [计论]

  借尸还魂的涵义是自己在失败之后,要凭借或利用某种力量,以图东山再起。用在军事上、政治上,即扶弱国、继绝世的豪举,这在东周列国时代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发生在商场上最多,最普遍的是生意已面临危机,重新召新股或贷款扩张。但使用这一计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尸”是不会白借也不可以乱借的,如果僵尸入屋,不仅搞得自己家宅不宁,也会招来不少乘人之危趁火打劫的人。

篇4:孙子兵法36计:扮猪吃虎

  扮猪吃虎

  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的战术所谓“扮猪吃虎”,即是说猎人要捉老虎,在无法力擒的时候,就装扮成猪,学猪叫,把老虎引出来,待走近时,然后出其不意,猝然向其袭击。这种突袭的结果,虎纵不死也会受伤。

  以此策略施于强劲的敌手,在其面前,尽量把自己的锋芒敛蔽,“若愚”到像猪一样,表面上百依百顺,装出一副为奴为婢的卑恭样子,使他不起疑心,一旦时机成熟,有隙可乘时,即一举如闪电般把对手制服,这就是“扮猪吃虎”的妙用。聂翁诱单于

  西汉王朝建立不久,北方的匈奴头领冒顿单于及其继承者常在汉朝的边境骚扰,掠夺财物和人口。汉王朝鉴于当时匈奴正处于力量强大的形势,采取了通过联姻的方式和匈奴和亲,稳定了边疆。但每次和亲盟都维持不了很久的时间。

  到了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雁门郡马邑县一位姓聂的富豪通过大行王恢向汉武帝献谋说:“匈奴与我们刚和亲,他相信边境上没什么争端,我们可趁机用财物来引诱他们上钩,然后一举歼灭他们。”武帝采纳了这一谋略。

  接着王恢就派聂翁作间谍去了匈奴营寨。聂翁假意地对单于说:“我可以杀死马邑县的县令县丞,带着全城向你投降。这样,你可以得到全城的财物。”单于果然信以为真,答应了聂翁。

  聂翁回马邑后,杀了几个死刑犯,把人头挂在城头上示众,并对匈奴来使说:“马邑县的县令县丞都被杀了,你们赶紧发兵前来。”

  使者将此事报告给单于,于是,单于亲率十多万骑兵越过边关,进入了武州。此时,汉朝已发大军三十万埋伏在马邑周围,专候单于进入马邑而后一举击灭。

  但是,单于率兵进入离马邑还有一百多里的武州后,捉到了武州的一个尉史,几经审问,得知汉军已在马邑有埋伏,所以他立即撤兵而走。

  假意顺从,仇钺平叛

  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寘和都指挥何锦、周昂,指挥丁广反叛。

  当时宁夏游击将军仇钺驻宁川城外的玉泉营,听说寘反叛,想逃跑,又想到妻子在城里,为保全家室,声称要加入他们一伙。于是,带领他的兵入城,脱下甲胄,去拜见寘,把他的兵交给叛军散在各部,交出兵权,以示支持,自己则称病回家。

  何锦等人相信了,还经常问计于仇钺。仇钺顺水推舟,表面上推心置腹,暗地里却集聚壮士,派人潜出城去,然后让他们回来,向寘他们报告,说官军很快就会来了。仇钺假替何锦、丁广出谋划策,说当务之急要派兵去坚守渡口,遏制前往东岸的官兵,不让他们渡河。何锦、丁广果然听信他的话,精兵倾巢而出,守渡口去了,而只留下周昂驻守。

  这期间,寘以多种名义召仇钺,仇钺谎称病得很厉害,等周昂来家探视时,自己卧床痛苦呻吟,周昂一进门,埋伏在家中的士兵便一拥而上,将周昂活活打死。

  杀罢周昂,仇钺便披甲横刀,提着周昂的脑袋,跃上战马,一声大喊,集结兵士,直扑寘家,把寘捆了起来。

  然后传寘令,要何锦等人回来,而秘密地把寘被抓的事告诉他们的部下。叛军树倒猢狲散,何锦、丁广单骑逃往贺兰山,最后还是被抓获。

  朱寘反叛仅十八天,就这样被仇钺平息。

  经常抱怨病痛的心态

  一位企业界的朋友,在他有了病痛的时候,不但向亲友诉苦,还向医院进行检查,并将检查过的心电图、血液、肝功能等检查表,带到公司让上司、同事传阅。好像他不这样做——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病痛,就无法活下去似的。

  一个大型公司的刘先生,奉命接受严格而长达半个月的干部训练。几天后,这位刘先生就将医生的检查报告送给了上司,希望公司了解他的身体不适之事。

  检查报告层层过关,结果是公司对他的要求,不再那么严格,就是说,通常大家对那些有病痛的人,都持以宽容的态度。

  当上司知道下属生病都会关心地吩咐说:“身体不舒服就早点回家吧!记住要看病哦!”或是提醒一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呀!累了就休息一下,不要整天趴在桌上……”

  有病的人,大都希望别人知道他的病痛,并且谅解他、同情他,不过,老是故意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病情的人就越有问题。

  不断向别人诉苦,甚至拿身体检查表来展示,以证明自己病痛的人,只是在利用身体的症状,表现“内心的症状”而已。

  喜欢抱怨身体病痛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一是对目前的工作感到不满。二是在公司的人际关系,也不够融洽。

  当他们不喜欢眼前的工作环境,内心就产生了防卫性反应。这个反应逐渐波及身体之后,各种病症也及时出现。他们在内心似乎呐喊着:“不要给我那么多的工作压力!我的身体快受不了了!”

  许多工作不顺、障碍特别多的业务员,经常大喊身体不适而请假,原因就在这里。我们接触到这种人,应该进一步去了解他真正想诉苦的是什么。

  [计论]

  (一)只看表面现象而草草下决断,是很不科学的行为。

  (二)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药方才能奏效。

篇5:孙子兵法36计:连环计

  连环计(1)

  计中有计,计计连环的战术

  计曰:“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解曰:敌方兵力强大时,切莫正面强攻。先用计使敌军内部互相牵制,削弱对方的实力。只要我方主帅能够巧妙运用计谋,即可稳获胜利。

  环环相连,计计相扣,牵一环而动全局,缺一计则弃前功。

  连环计是高难度的谋略计策,不得有丝毫的差错或疏失。

  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初任东吴主帅的青年将领周瑜巧用连环计,智胜曹操,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

  曹操统领马步水军83万人,浩浩荡荡,沿长江挥戈东下,直逼东吴。东吴孙权与荆州刘备合力抗曹,周瑜与诸葛亮因此合议以火攻曹军的计策。

  先施展苦肉计,使曹操相信黄盖真心来降;又以反间计,使谋士庞统得以打入曹营,获取曹操信任。庞统以北方士兵不习惯乘船水战为由,建议将船只首尾用铁环链锁起来,并且三五十艘为一排,上铺阔板,以方便来往行走,减少风浪颠簸。曹操采纳这一建议,立即传令,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只等黄盖来降,便发起进攻。

  谁知黄盖的来降船队一接近曹营水寨,便同时纵火。曹营里的船只随之先后点燃起火,因有环锁链,火势迅速蔓延,没有起火的船只逃避不及,也跟着起火。

  “赤壁之战”这一古代军事上的典型战例,揭示了“连环计”的威力所在:运用得巧妙,往往使敌方防不胜防,从而克敌制胜。

  “结市”商圈效益

  现代企业的经营,由于竞争的压力和扩充的欲望,只要有机会,最后必然会朝多角化、多元化的关系企业或连锁经营的方向发展。

  企业为了壮大声势,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拥有越多的关系企业,才能显示企业财力和实力的坚强。为了充分占领市场,许多行业设立连锁店,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国外许多的财团,都有许多数不清的关系企业。这些关系企业虽然财务、人事、经营生产都各自独立,但在许多方面仍然互相支援,互通有无,显示企业的规模和经营者的才略。

  近年来,连销或连锁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不管他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结盟,但都是在统一的招牌下经营。这样,不仅可以声势浩大,符合经济规模,而且在管理上也可获得较大的利益和较高的效率。

  这种关系企业的发展和连锁连销的结合,都是一种“连环计”,像手环一样,一圈一圈地串在一起,形成唇齿相依、荣枯与共的密切关系。

  一般说来,开店做生意,不论开什么店,都要找热闹的地段地点,因为热闹的地方才有人潮聚集往来,而人潮必然带来钱潮。然而,人潮从何处来?如何汇聚人潮?这就有赖“连环计”的运用了。

  所谓“连环计”,用在商战上,即“结市”。如果商店是孤零零的一个,则能吸引的人潮一定有限,若能有众多的商店相聚或毗连,自然可以创造人潮。百货公司、地摊夜市的人潮多,也是集合了多数的商店和商品汇聚而成的。

  所以,当商店只是一家时,只是一个眼或一个点,这个眼必须做成活眼,这个点必须想办法使之连成一条线,构成一个面,财源才能滚滚而进。

  相反地,有些大百货商店则像孤立在海上的小岛,突出固然是突出,但难吸引众多的人潮。这家百货商店若要免于没落或被淘汰的命运,除了走“专业”的路线外(例如将百货改为以售卖“男性服饰”为重点),就只有想办法运用连环计了。

  亦即在它的附近再引诱一、二家大型百货公司成立,才可能构成有吸引力的商圈,构成一个人潮活络、出入众多的面,构成人们逛街购物必然会想到的一个环。因为逛街购物是人们的习惯,与其逛一家,不如凑热闹到有较多选择的地方,电影院、速食店、咖啡厅、录像馆、小吃、地摊,一应俱全,任君选择,而所谓的商圈观念,事实上就是“连环计”运用下的结晶。

  逼上“梁山”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钟表眼镜批零商店,是全国八大眼镜专业店之一,过去一直垄断着郑州市及周围地区的眼镜销售市场。

  当这家批零商店还在自得其乐吃老本的时候,它的周围先后冒出了十几家个体眼镜店铺和不少地摊,有的干脆堵住了批零店的门口。这些小老板进店转一圈,出门就把自己摊上同样的眼镜降低了标价。他们打出的“配镜迅速,立等可取”的幌子也很奏效。就这样,个体经营者凭着其本小灵活、嘴甜货廉的优势同时堵住了郑州市钟表眼镜批零店的财路。

  一向自居老大的郑州市钟表眼镜批零店,面对“围攻”,冷静地分析了市场形势,并根据自己的优势,制订了“扬长避短、优化服务”的战略。

  个体户的优势是进退自如,作价灵活,但他一般缺乏过硬的技术,配镜质量无保证,也无力造成经营上的声势。

  面对这些情况,该店制订和实施了有效的策略。他们缩减了低档眼镜的销售量,以避开个体户订价灵活的优势;增加了中、高档眼镜的花色、品种。

  由于一般顾客不大懂得配镜的技术,他们便在报纸上、电视上展开了宣传攻势。一是宣传配镜的基本知识,使顾客了解到配镜不适将给眼睛造成的损害;二是宣传本企业的信誉及提供的优质服务。在广为宣传的基础上,他们开展了“儿童眼镜百日服务”的活动。儿童配镜减价一半,免费验光,并聘请了3位眼科专家全天候诊,为儿童提供免费配镜咨询,保证儿童配上适宜的眼镜。

  此外,他们还专门购置了5辆摩托车,为儿童把配好的眼镜送至家门或学校,大大方便了顾客。

  这一系列措施,安排得细致、周密,一环紧扣着一环,让顾客不知不觉中中了“连环计”的“圈套”。

  伴随着扩大知名度、提高销售量的结果,还培养了一批未来的顾客——儿童。于是郑州市钟表眼镜批零商店的复苏是可想而知的。

  [计论]

  连环计是一种权术,主要是让敌方互相拖累、互相牵制,或者通过巧妙的方法使敌人不战自乱,减弱敌人的力量,或乘机进攻,或乘机撤退。此计的关键是要使敌人“自累”,让它背上包袱,不能自由行动。这样,就给围歼敌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