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学习》读后感

《一生的学习》读后感

  《一生的学习》读后感

  教育是什么呢?梁启超说:“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西方的柏拉图说:“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的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

  在当今的世界里如何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呢?教育其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教育人生哲学,在课堂中教师传递知识,传递技能,传递德育,还应让孩子们学以致用。教育自己和他人学会认识自己。教育让我们变得有学问,但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当一个有学问的人依赖书本、知识和权威,借着他们以获取了解,而不去学以实用,那是愚蠢的。有学问的人不会做人,到了社会也是无用之人,那是社会的累赘。所以正确的教育是不仅教会知识还应该教会如何做人,那就需要学校教师和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真正的去体会,引导更正确的方向获取正确的教育。

  比如在课堂上学习该学的知识和技术以外,还学习应变能力,比如,现在每所学校都开展安全教育演习活动,这样的活动在学校演习的过程中孩子们虽然像好玩一样嘻嘻哈哈,跟着大家有序的正确的方法快速的跑出来,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演练活动或多或少的在孩子们脑中产生了无意的意识。最好的见证是在今天上午十点半的时候,发生在双林镇的一户平常人家家里,父母亲正常的在外上班,正是暑假期间,小女儿在小房间做作业,大女儿在房间睡觉,生活原本很平静,但在十点半的时候那台台灯发出“哔哔叭叭”的声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小女孩房间的台灯突然着火了,一下子把小房间烧着了,但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年仅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不骄不躁,马上跑去叫醒姐姐,快速的跑下了楼下,等消防员来的时候房子里的所有东西都烧光了,父母到的时候看到两个女儿,没有因为火烧房子而伤心,反而脸上露出了笑脸,因为生命中最重要亲人还在。这个小女孩的举措是正确的,她的行为就是因为在学校里经常一次又一次的火灾安全演练,无意的存在了她的脑中,一发生紧急事情,就能学以致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说:“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

  所以正确的教育,意指唤醒智慧,培育一种完整的生活,唯有这种教育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和一个和平的世界。

edit:www.aishibei.com 爱拾贝

篇2:《做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做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于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于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会让孩子们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所以,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向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因此,在暑假期间,我阅览了《做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受益匪浅!

  愉快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幸福在哪里?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脚步当朝着精神"行走"。或许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是为了西部的贫困孩子受到教育,为了西部的开发、发展,他很苦但奉献着、快乐着、幸福着;而南方老板的人生价值却是低成本、短时间、高利润,可能为"钱"活着,所以很富很累,腰缠万贯而永不满足,于是他很不幸福。教师这个职业的本身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了这种蜡烛、春蚕般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就能"一意孤行"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就会真心对学生,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会用心灵点燃心灵;就会固守这份职业,坚守这份信念,并绽放出许多精彩与豪迈。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www.aishibei.com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对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孩子们喜欢你,你就必须学会喜欢孩子、呵护孩子、尊重孩子,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同事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很重要,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是会舍从杯水车薪中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去聚个会、去旅游。

  要懂得研究教学。如果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要对自己要合理定位,科学、合理、符合自己最近发展区、又不断在动态变化提升的目标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不断的自我价值实现是人不断前进的不竭“内驱力”。过高的目标定位容易让人因体验不到经常的成功而沮伤。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孩子,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会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

篇3:《孩子你真棒》读后感

  《孩子你真棒》读后感

  最初是从同事那看到了这本书,拿到这本书,当然要看看写了些什么内容,一拿到手,我就被书中一些寻常而简单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书中主要讲了一些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有成功的案例,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有关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家长的教育点滴。作为一个教育者,一名班主任,同时也是一个母亲,对于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有感到自己难已做到的,也有感到自己可以尝试去做一做的。明白了“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这既适合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也适合我们自己。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个小改变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宝,对他的改变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么惊喜。

  孩子年纪小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要给以孩子过高的期望。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所以当他学会写第一个字.讲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把他的过去和现在拿来进行比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进步和改变我们都要真诚地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不要吝啬你www.aishibei.com的那句“你真棒”。虽然他写的这个字在你的眼里写得不是很好,远远达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为爱他关心他养育他的父母,更不应该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应该用你的温暖去呵护他成长。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因此,通过反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认为自己应该做到: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父母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新尊重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父母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

  二、帮助孩子成功,经常鼓励孩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父母,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三、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看待孩子应用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有了这样的观念,就不会一叶障目,只看一点,不计其余,也不会因孩子一时表现欠佳而气急败坏,大发雷霆。

  四、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

  对于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自卑感强的孩子,在不断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指出他们的闪光点的同时,要教育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力一把就会做好的”、“我不会被困难吓倒”……

  所以作为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用孩子的世界是多彩的这一标准评判孩子,最终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请真诚、亲切地告诉孩子,你真棒!

篇4:《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

  几年前我曾经买过一本意大利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未曾浏览就被一个朋友的孩子借走了。当时误以为这本书充满了说教的大道理,因此对朋友的迟迟未还不曾介意,也就少了拜读之心。

  这个暑假,为着学校布置的读后感作业,在书店又买了一本《爱的教育》。阅之,竟然被深深吸引,并为我曾经对这本书的偏见感到脸红,因为书里没有所谓冠冕堂皇或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陈词滥调。一个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故事,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其间穿插了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真实的每月故事。一个小学生的世界活泼泼地展现在我眼前,而我则随着恩里科的叙述时喜时忧。吸引我的,是在那平凡而细腻的文笔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读完此书已一月有余,但书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如小石匠、卖炭人、父亲的老师、恩里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盲童等等,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书中与孩子有关的故事也常铭记于心里。对书名《爱的教育》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或者可以说,作者用爱的钥匙打开了读者的心扉。

  爱是什么?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无法准确形容。可是我从《爱的教育》中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同样的,教育者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记得书中,恩里科的老师对他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遵守纪律。我没有家庭。自从去年我的母亲去世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别的亲人了,也就再也没有别的牵挂了。现在我把你们都当成是我的亲人,你们都好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爱我。我不愿处罚你们中的任何人,在我面前你们要表现出你们是好孩子。现在你们班就是一个大家庭,你们是我的安慰和骄傲。我不要求你们向我做任何保证,但我知道你们心里已经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暗下决心了,我感谢你们。”

  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老师的如此坦诚,但我又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过所有的孩子呢?我似乎问心有愧。长得乖巧的孩子明显会得到我更多的关心;认识的孩子也会受到我更多的照顾;倘若有两个孩子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犹豫地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坏孩子,却不知受了委屈的孩子在暗自垂泪并失去对我的信任,而得到我偏袒的孩子在洋洋自得的同时助长了他凌人的气焰。

  细细想来,真是羞愧,常说着“一视同仁”的话却常言不由衷,总是以“老师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理由说服着自己然后心安理得地继续着我“自私的爱”,忽略了那些或木讷或顽劣或自闭的孩子眼中爱的渴望。如果教育没有了公平公正的爱,又何谈教书育人呢?这是我阅读《爱的教育》一书得到的最大的启示。

  最早翻译此书的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我们的孩子,更重要的是,爱每一个孩子,不论贫穷富贵健康残疾聪明愚笨,如此,教育才得以显示最灿烂的魅力。

  我将以此自勉!

篇5:《教室里的心灵鸡汤》读后感

  《教室里的心灵鸡汤》读后感

  当代美国着名作家艾斯特.莱特编着的《教室里德心灵鸡汤》中一个个来自于普通的生活琐事但又美丽的小短文,深深地触动着我。每每拿起书看着里面的小故事,我总会被老师们的爱与智慧吸引,比如在“堤尔曼的短吻鳄”中主人公堤尔曼是一个从未上过学的农村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能克服生活及心里的困难,最终站在一所高中的大讲堂上,以骄傲、奉献、决心和正直的态度面对着来宾;“难忘的夜晚”里有一群无家可归和信在中途之家的孩子,老师不但没有嫌弃他们,而且运用自己的智慧,创设各种活动,让他们树立信心忘记自己的身份,信心十足地去干一些事情了;“智慧”故事中,一个穿着与个人卫生都不能触决的街头小子麦可,在老师的充分肯定下,一段时间后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等等。

  我们发现:里面的每一个孩子能不受眼前诸多因素的束缚,从困境中走了出来,坚强面对生活与学习,重拾了信心。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有这么大的改变呢?在细读中我们就能发现:故事中孩子的改变,正是一位位美丽的老师,他们充满人性的关爱、挑战、责任和荣耀,创造着这一个个教育奇迹。同是教师的我,怎能不引以为豪,俗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就让我要好好学习,并学习致用。

  一、赏识孩子

  老师的赏识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启发孩子的智慧。案例“欣赏自己的特别”故事中,主人公契尔门老师不介意学生对自己独臂的异样眼光,用老师诚恳的态度,主动亲近孩子,发现孩子的长处,并加以肯定,该学生最终被老师吸引,也愿意接受老师意见,改正不足,使缺点变成优点,优点得到发扬。赏识是重要,我们不仅要求自己具备赏识的态度,还要教会孩子欣赏自己的优点,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以自己为荣,勇敢地表现自己的天赋,从而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不仅了解孩子外在表现,还要了解他们的内在需要。一个个故事中老师们都会先去了解孩子的情况,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寻找教育的突破口,做到用心地去观察各种外在影响因素,包括家庭背景、孩子的成长发展,及追踪式地调查,爱不受时间的制约。如“爱的种子”、“亚口布的启示”等故事中,老师都先从孩子的家庭背景开起了解,分括孩子父母的年龄、职业及家庭成员,设身处地地为其考虑,从情感入手,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从而达到实现一个个教育目的。要知道每个孩子的学习好坏或各种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是有原因,只有了解,才能改变。

  三、良好心态

  一种良好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强。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良好的态度这一细节,更好地进行教育活动。生活是千变万化的,随时都会遇到困难、矛盾等情况,但我们也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情绪,用最阳光、最自信的一面展现给家长和孩子。

  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温暖着我,同时也给了我不少的启示:让我们用心和智慧,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对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做最美丽的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