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读后感

《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读后感

  《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读后感

  自从开展了“读书让我更有魅力”活动后,感谢园领导为我们选购了《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这本书,这本必读书籍它让我学到了很多,我是一名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轻教师,缺乏教育上的经验,不关注细节问题,不能很好的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合理的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上,这本书举了很多的例子,让自己受益匪浅,下面就是我看了这本书后的感想:

  一、如何减少新入学幼儿的离别之苦

  我所在的班级是小班,孩子的年龄较小,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身边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和老师。刚开学时,我们会提醒家长下午起床后就来接幼儿回家,以后的几天,每天增加半个小时,让幼儿慢慢的适应新环境,看了这本书后验证了我的做法是对的,逐渐增加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让幼儿轻松的适应幼儿园的一个途径就是制定一个时间表。循序渐进的增加幼儿接触新环境的时间,与其把孩子们强行的留在幼儿园太久使他们以后都不愿再来上学,还不如适当减少时间,让他们回家时面带微笑,盼着以后再来。

  二、鼓励幼儿开口说话

  丰丰是一个比较内向害羞的孩子,在平时大家在一起可以大胆的唱歌说话,可是当上亲子课时,确不敢上小舞台上表现自己,我会笑着走到他的面前拉着他的手鼓励他大胆的走到小舞台表现自己,当他站在小舞台上时,我会拉这他的手,给他鼓励给他安全感,表达自己对他的肯定,相信他一定会做的很棒!这样反复几次下来,丰丰已经可以大胆的到小舞台上表现自己,而且还可以自己独自去跟小朋友拉手点数,一共来了几位小朋友上亲子课,丰丰的表现越来越棒了,所以细节的关注可以改变孩子,让他变的勇敢越来越棒!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不仅仅需要言语,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一种舒缓的语调对他们来说都没有着吩咐的含义,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身体的触碰和其他肢体语言都是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不借助语言就表达自己的赞成和肯定,或者抱抱,拍拍他或者轻轻的抚摸都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

  三、对于教师自身的形象

  幼儿教师工作室穿的衣服和鞋不仅要让自己能很轻松自如地坐在地上,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我们不是在银行或公司上班,那里的员工制服都是深颜色或是灰色,我们的“顾客”是小朋友,因此我们的着装就应该让这些小朋友感到赏心悦目,光鲜亮丽的色彩就是我们应该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形象的组成部分。我是一个在于穿着时比较喜欢暗色,例如:黑色,大部分时间都是穿黑色的衣服,看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可能自己的穿着也会影响孩子对颜色的感知和搭配,所以以后我会尝试更多的颜色合理的搭配,呈现给孩子们一种光鲜亮丽的样子。

  读了《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这本书,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作为教师是多么地不容易,处理事情要拿捏适当、哪怕一件小事情的处理也要体现出正确的教育观。孩子就是孩子,我们成人不要用过高的要求来对待他们。威廉.詹姆士说过:“智慧就是懂得应该忽略什么。”我相信,细节决定成败,不要放过日常工作中、与孩子们相处中、处理事情过程中的任何小细节,用心对待与孩子们的每一天,走向成功的职业人生。我会根据书中的实例合理的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加油!

采编:www.aishibei.com

篇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为结合区里的“读书让我更有魅力”活动,上周五我们幼儿园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活动中许多老师都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言。在此,我也来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后感: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许卓娅老师的着作。书中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实际操作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再次拜读许老师的这本着作,对于许老师在打击乐方面的阐述使我感触颇多。尤其是第二章第二节第三小段,关于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书中阐述的孩子演奏乐器能力的发展非常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正象许老师所说,对于一些用软绳穿起来的碰铃孩子们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这种主要靠小肌肉来演奏的乐器,对手眼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那在孩子的演奏过程中,孩子们总是不能很好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绳子的顶端,而总是用手捏住碰铃的根部,造成碰铃悦耳动听的音色出不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除了一遍遍的示范,还可以让幼儿倾听正确的演奏方法和错误的演奏方法演奏出的音色有什么不同,通过反复的教育和练习,孩子们肯定能够逐步学会用小肌肉来演奏乐器,而且,通过不断的练习,他们自然会熟悉各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也了解了用什么样的演奏方法才能使自己演奏出来的音色更好听。

  还有对孩子们在演奏打击乐作品中的创造性表现进行的阐述。许老师说,随着儿童对音乐对周围事物的感知经验日益扩大,感知能力逐步增强,理解体验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对节奏、音色、速度、力度表现力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和丰富,与运用这些要素来进行创造性表现的热情和能力也越来越强。对这一点,我是深有认同。以前在班里刚开始开展打击乐的演奏活动时,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不强,对演奏过程中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的把握总是让人非常失望。稍微慢点的乐曲,他们就会抢拍,快点的乐曲速度也总是更不上。

  更别提对音乐中力度和音色的把握。演奏出来的作品既机械又枯燥,充其量只能是说给乐曲打拍子。正象许老师说的,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经验太少,理解体验的能力才会上不去。为此,大家可以利用时间,开设音乐欣赏活动,注意调动孩子们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比如听到欢快的乐曲,可以引导他们去尽情的用身体用乐器去体验音乐的欢乐。听到悲伤的乐曲,让他们静静体会,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用打击乐演奏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多倾听自己用打击乐器演奏出来的音色,并集体讨论那一种方法演奏出来的音色最好听,最符合作品。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孩子们的音乐认知能力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相应的他们在演奏过程中对音乐的把握,也会有很大进步,对音乐演奏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强。

篇3:《与孩子的天性合作》读后感

  《与孩子的天性合作》读后感

  现在总有很多人说,想找本好书看看很难。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又怎么能看的完呢?在豆瓣上看到《与孩子的天性合作》一书简介,书中首页上介绍:卢安克独特又传奇的经历足够让你佩服:在偏僻的广西农村居住、教书、做农活、放牛……

  不过卢安克的说法是:“其实我很自私,因为我是为了自己的兴趣选择最适合的环境,我有条件选择这样的生活,我的钱在农村生活足够我用。别人做不到是因为他们必须为了生活保障而工作。”但是,卢安克说:“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有的人一方面说佩服我,把我神化;一方面却又对我说‘你应该结婚、挣钱,要求我像他们一样呢?这不是很矛盾吗?”

  而卢安克所践行的教育理念是:它除了智力的教育外,还强调人的躯体、感情、意志和精神都进入教育体系。它要求基础教育让艺术、体育和高级手工进入和支持理论课;它不提倡学生用课本而是要求自己写自己的课本。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任Federico Mayor的话说就是:“把每一个儿童当作独立的个人来看待,在相互依赖中建立关系并且允许孩子们去发现、发挥,并正确地加强孩子们的能力和潜能。”这种教育,将使你的孩子身、心、意三方面都得到培育,使他们成为毅力、感情与思想三重健全的人才。其实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华德福教育。华德福 (Waldorf Education) 是起源于德国、在世界各地已有80多年实践历史的一种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把人生目标放在比考大学、找好工作更高的位置上。生活不是高中毕业以后才开始的,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准备好迎接生活的挑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理念多元化的环境中,华德福教育提供了一种明智的选择。

  卢安克作为一个华德福教育研究和实践者进入中国,但他发现自己很难影响周围的大人社会,那种喝酒、怕闷、大吃大喝、消费物质的大人社会也在继续地影响着下一代。他发现他们已经僵化,基本上不可能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他在与儿童的互动中通过一个个任务,执着地教他们相信:自己不是无能的、不能改变周围环境的、没有希望的。理想的社会可以借自己的手造成。

  在教育方面,其实卢安克已经去过中国很多城市当过英语老师,但是,虽然班上的孩子能够用英语讲出很多其他学生说不出的句子,但这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来 ,家长们有意见,学校只好把他解聘了。而在广西的农村,卢安克用10元的价格租了房子开办学校,给当地失学的孩子上课,他上课开展的是教育活动不是办学,参加活动的小孩不能拿到任何文凭,老师也不接受任何费用。上课时不用课本,上课时也不是老师在上面讲学,而是和学生坐在一起。卢安克的到来,改变了学生的想法,改变了林广屯。村里需要修一条路,他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画图、做模型、做实验。刚开始,学生们觉得这些只是在玩而不是在学习,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不会有用。但随着卢安克的指导,最后,一条宽不足1米长、长不足300米的水泥路建成,遇到雨天,村里不会再泥泞不堪。

  当学生和村民对卢安克的想象渐次破灭,发现这个人并不能给他们带来金钱、帮助、面子等,学生也没有了对他某一天会走的安全感的破坏,卢安克的心态越来越平稳,与学生能够更好地合作。他在最后一篇自己的作品中提到:他的记忆力越来越差,没有了对学生的期望和成见。他不想进入城市,因为发现那里的人都害怕吃亏,他们都固执地想要抓住什么,他认为自己害羞的个性不能适应,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能活得如农民般“随便”一点。起先,作为一个志愿者,他想要改变什么;但后来,他发现是这片土地给了他许多。他追求和平,最后在村庄中找到了和平,因此感到非常的快乐。

  与孩子的天性合作,从事这个教育的人,很多是义务的,支持这个教育的款项,很多是捐助的。感谢那么多的人为支持这个教育所做的一切,也许他们并不在乎感谢,因为,他们是天使一样的人。卢安克不办学校,不去城里,不吃肉,不结婚。他就是守在安静的乡村,安静的做他的教育实践。这样一点一滴的行动,是最有价值的。

  卢安克不要说在中国没有,我想在德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一个孩子描述的,他是为了全人类而存在的。 卢安克说,德国的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已经没有他能做的事情了,而中国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

  看了这本书,它有别于其他的教育书籍,使我深深的受到了震憾,那么,我们能做点什么呢?我们也许不可能像卢安克那样的洒脱,但作为教师更加应该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我们的孩子的天性合作,让我们的孩子找到自己、能够创造。而不在城市的五光十色、斑驳陆离中迷失天性。

篇4:小学推进小班化教育实验阶段工作汇报

  小学推进小班化教育实验阶段工作汇报

  我校小班化教育实验是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迥异于精英教育路线指导下人为的小班化。总体来说,学校推进小班化教育大致可以概括为这样四个步骤: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布置环境,营造氛围——研究教学,推进课改——重构评估,发展个性。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从古至今,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授课制和个别化教学。小班化教育属于夸美纽斯所说的“班级授课制”,它是相对于大班教学来说的,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我们努力将大班教学中的优良传统,如教师注重教法的钻研,课堂组织严谨等优势继续保持下去,同时小班化教学因为学生人数少,使我们有机会发挥个别化教学的优势,比如师生之间建立亲密感情,还有因材施教等。总之,在教育理念上我们不应该画地为牢,固步自封;而应该解放思想,兼容并包。

  小班化教育的理念是什么?相对于某些班额高达50人左右的班级,新课程理念往往难以贯彻落实,而小班化则能够更全面、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所以说新课程理念和小班化教育实践是相契合的。新课改为小班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小班化教育为新课改提供了肥沃的实践土壤。两者成犄角之势,彼此推进,相得益彰。如果剥离了新课程来谈小班化,那它就是个空壳。

  二、运用资源,营造氛围

  我们不仅注重资源的开发,而且因地制宜运用资源。我们的小班教室内摆放书包柜、图书架,甚至将教师的办公桌也搬到教室里。将墙面设置成学生作品的展示墙。教师们充分展现了富有创意的资源开发意识,将冷冰冰的物态空间转化成既符合儿童心理又具有感染力的教育资源,体现了精细化的班级管理理念。我们小班化实验教室还配备了背投电视、投影仪等电教媒体,可以说在硬件设施上基本达到了教育现代化水平。对于这样的资源,我们善加利用。但是,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们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做得很好。

  三、研究教学,推进课改

  1.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我们着力构建小班教学“自主——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具体到不同学科,又有语文的“自改作文”模式,科学的“体验”模式,思品的“悟、习、行”模式等。小班化教学究竟有没有模式可依,尚待进一步研究。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科学,所以有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所以没有一定的法则。就像水一样,水无常形,却又随地赋形,但在彼此的博奕辩难中共同来为教学创新贡献智慧。

  2.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互动策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构成一个立体网状的交流体系,加大知识信息的流量和密度。

  (2)分层策略。我们将教学目标分成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不同基础,实施个性化教学;设计不同梯度的弹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定位,有选择地完成作业等。

  (3)合作策略。运用异质分组与同质分组的手段,通过组内角色分工,来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内容。

  (4)活动策略。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5)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策略等等。

  四、重构评估,发展个性

  小班化教学的评估是个难点。其实不单小班化评估是一个难点,整个教育评估都是一个难题。现在学校一般做法是将评估简化为考试,简化为分数。但分数无法全面准确地衡量一个人的素质、品德、能力。小班化教学的核心思想是个性化教学,让学生得到适合他个性的发展,但要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一把衡量的尺子,这是很难的。我们开展了“学生成长档案袋”的过程性评价,同时引入多元主体评价,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等。

  我们认为小班化评估要调整评估的内容与方式。比如以传统考试模式的考核学生记诵能力为主的学业成绩测量,可能看不出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也会使实施小班化教学法的师生感到失望。因为学生的一些长处,比如口头表达能力强,www.aishibei.com能说敢说,知识面广等无法在考查中体现出来。还有要引入选择性测试,而且随着教师与学生接触频度和交流密度的增大,同时学生会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身的素质、能力甚至弱点,从而使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动态、深入地评价学生。我们只有构建起了选择性、个性化的小班化教育评估体系,学生的个性发展才有机制上的动力和制度上的保障。

  五、成绩与反思

  综观整个小班化教育推进过程,可以发现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和实践操作的反复磨炼。所以教师的整体素质与专业发展水平,对于学校可以将小班化教育推进到什么程度,起了决定作用。学校为了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采取了许多措施,概而言之,有以下几条:

  1.定期开展校本教研训活动,确定主题进行探讨、展示和反思。如,进行课题研究,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欣赏研究》,将小班化教育实验与书香校园的打造结合起来;通过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确立发展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借助《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小班化教学课堂答问对照表》开展教师评价;通过举办小班化教育论坛,汇编小班化教育论文与案例。

  2.较大程度上贯彻和落实了新课改理念,兼顾了学生个体差异,更好地开展了因材施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合作意识、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

  3.促进了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创建了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4.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得到了更新,教学水平、科研能力都有了提高。也涌现了一些骨干教师。

  虽然学校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但大家也都感到小班化教育实验最大的困惑是师资不配套,跟不上。因为要采取分层次、个别化教学,教师普遍感到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我们都很注重培优,但往往忽略了补差。对学生,我们要补差,对教师,我们也要重视这点。校本培训要真抓实干!要树立那种“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理念。我想,这对于学校的意义不会比培养骨干教师小。

篇5: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讲座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讲座心得体会

  20**年8月31日下午,z镇教委办举办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语文科教师全员培训在成功小学如期举行。聆听了市进修学校教研员郭主任来为我们作“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体会”的培训,所以老师都受益匪浅。

  郭老师为我们讲解了2011课标、新旧课标之比较解读和新修订,阐明了为什么修订、怎样修订、修订些什么及几个关注点。还对识字版块、阅读版块的学习加以详细讲解。让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白哪些要求降低了,哪些是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忽略了的地方,哪些地方内容增加了。通过这次培训,相信我们都会将它应用,在实践中有更好的突破。

  而就此次培训总我也有一些感想:

  一 、本课标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我们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二、重点突出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体验性,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全程体验的程序,让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慧,积累良好的现状。

  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总而言之,我觉得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走出新的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