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夜深人静,伴一盏孤灯,品一杯香茗,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肖川博士对话,时而掩卷沉思,时而思绪轻扬,时而脸臊耳热,时而豁然开朗——《教育理想与信念》载着我的激情,在教育的理想境界中飞翔……

  这样的感受,读陶行知时有过,读叶圣陶时有过。一直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畅快淋漓的感受?

  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作者用谦和态度、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启发教师拓宽视野,几乎每一篇文章部是一个诱惑,引领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风景线,通过探测教育深处隐匿的最美好的宝藏,促使我们成为怎样的一位教师,去怎样把学生培养为一个有理性精神、有教养且有独立人格的人。肖川文笔妙趣横生、妙语连珠,巧妙地帮助教师激活教育的智慧和生成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 充满着人生的终极关怀,他的笔下才会从心里流淌出感人肺腑的文字,让我们耳目一新。

  作为一个勤奋而求实的人,肖川说要“与经典为友”,“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渲染与皈依”,歌咏 “大学真好”,为闲暇、自由思想、生活的明丽与清闲致敬。他希望每一个人都通过教育获得渊深的学识、敏捷的才智、通达的情性、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肖川又是一个浪漫而深刻的人,在娓娓道来的文字中,他崇尚闲适的生活态度,表达肖川深刻哲理思想的教育随笔:因随和、随意、随缘而“非常的温情,非常的纤细,非常的文质彬彬”,“异常的隽永,异常的精致,异常的耐人寻味”。

  肖川推崇"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成为你自己,要长于展示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我,他批评急于希冀学习给他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惠,这就需要我们以宁静、闲适的心绪来对待。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具有益人心智、沁人情性、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这就是古人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多年来,教育理论界的“理论”纷繁热闹,惟缺少独特、真实、个人化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旨在感受到历史与现实中的人性之爱、人伦之善、人道之尊,感受到大自然与思维活动中的理性之真、科学之美、智慧之妙,感受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历史与自然的灿烂与辉煌,能够唤起学生对于世界与生命的强烈热爱与柔情,唤起学生对未来人生与事业的执着憧憬和期待,能够使学生日臻科学与民主精神,为自由社会培养和谐的人。在肖川的点拨下,去感受“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意趣,这是何等令人心旷神怡!

  捧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没有“误尽苍生”的负罪感,没有“走进死胡同”的沉重感,也没有被驳得一无是处无所适从的惶惑。肖川博士是一个可敬的建设者,而不只是一个睿智的批评家。游历他教育思想的家园,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常能得到“原来可以这样做”的启迪。凭着对国内外教育的广泛研究,凭着对教育使命的深刻认识,凭着对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肖川博士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教育的美好蓝图: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到对教育传统的尊重和扬弃,可以读到对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反思,可以读到对域外教育的研究和借鉴。因为这是从教育现实的土壤上开出的理想之花,读她的感觉才能这样的亲切。

  在肖川博士的教育辞典里,没有强制只有引导,没有说教只有熏陶,没有抱怨只有欣赏,没有失败只有成功。“人性化教育”、诗性教育是肖川博士教育理念的首要特征。

  肖川博士告诉我们,教育是“整体的、和谐的、兼容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因为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而获得了存在的理由。看看现实,才会觉得这样的看法是多么的睿智。很多教师习惯于各自为政,为争得辅导的时间斤斤计较,为争夺学生的课余时间大搞题海战术……其结果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被挤占一空,他们整天疲于应付没有自由思考的空间,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是条块式的,不能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分低能也就屡见不鲜了。很多学校也置素质教育的要求于不顾,随意削减课程,搞阴阳两套课表;在那些学校安排一些文体活动,搞一些社会实践 ,便会被一些人斥为不务正业。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正业”就是让学生埋头于课本,博得升学考试的高分。然而结果往往是这样单一、可怜的愿望也常常落空。或许他们会百思而不得其解:看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他们或许就能明白原来自己一直都把学生当成“容器”,而没有当成“人”来看待,甚至在潜意识里,学生成了沽名钓誉的工具。这样的教育,把德智体美劳对立了起来,把不同学科的教育对立了起来,把教育以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宗旨置于度外,眼中唯分,目中无人,焉有不败之理?“在教育中,重要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了什么,重要的是我们所获得的文化的浸染、精神的陶融和理智的启悟。”

  肖川博士还告诉我们,应该把“人性化”的思想落实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对人的尊重,必须落在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一切以牺牲个性生命为代价而换取的所谓大业,所谓圆满,不管它冠以何种美妙的名字,其正当性都是www.aishibei.com值得怀疑的。”“人性的教育呼唤诗意。教育中如果没有诗意和激情就没有召唤和启示,就没有美感,没有情性的陶冶和净化,没有灵魂的飞升和投入生活的热忱。”他还认为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宽松、宽厚、宽容,自由、自主、自信,温情、温暖、温馨,成功、成长、成人,学校应是笑声琅琅、书声琅琅、歌声琅琅,让校园生活成为每人终身的美好记忆。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其他篇章里,“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这里不再赘述了。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肖川博士鲜明地提出“闲暇教育”。我们要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能够有“兴之所至的自由阅读,超功利的精神漫游,没有外在压力的沉思冥想。” 学生的心灵需要一块净土,需要一个修身养性的家园, 好书就是这样的净土和家园,让他们有独到的思想,创新的火花,让他们能有广阔的心理空间,能够自由思想,舒展心灵。在闲暇中能有所顿悟,舒展心灵,热爱学校生活,热爱学习,感受到小学校园里大学般的宽松氛围,多一些自由,多一些自主,多一些灵性,生气与创造。

  “保卫童年”是一个富于诗意和高贵的思想。这也就肖川博士的高贵思想。童年总是和童心、童真、童趣无忌联系在一起,从肖川博士的思想里,我得到深深地感受到: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着青春和理想活力的个体,教育必须在提高与学生心相容程度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说教永远不能代替熏陶、感悟。

  以往怀着对教育理论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以为高处不胜寒以至于避而远之,甚至以为小学教师没有必要和能力阅读深奥而严谨的教育理论。从接触了肖川的优美作品,其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悦,改变了我的幼稚认识。畅游肖川博士教育理想的世界,感悟到的实在很多。我愿成为一个执着的追梦人,一个快乐的追梦人,做一个“人性化”的,能够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工作者。

Editorial:www.aishibei.com

篇2:《我的教育观》的读后感

  《我的教育观》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是伴随着《我的教育观》而度过的,它犹如一部乐曲,尽管它没有交响乐那般气势恢弘,也没有小夜曲那般缠绵柔情,却有着协奏曲般的抒情流畅、抑扬顿挫。穿行在新教育之梦的旋律中,我思绪万千,如有阵阵春风,令人希翼无限,如有夏日凉风,倍感怡然,又如有冬日北风,让人猛然醒悟……在散发着馨香的纸页间,我读到了一种更丰盈、更完善、更令人向往的梦,那就是新教育之梦——闪烁着理想的光辉、人性的光辉的新教育之梦!真情、热情在作者笔下恣意碰撞,激情、豪情在作者的笔下汹涌奔突,他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教育的美好蓝图。

  捧起它,我便被深蓝色的梦想、橘红色的现实牵着双手在洁白的纸张中穿行,在睿智的文字里漫游。朱教授对他心中理想的学生作了六方面的概述,我细细品味着,憧憬着,构想着如此理想的学生。他们非常乐观,面对生活,能微笑着说:“太好了!”哪怕看到阴霾密布的天空,也会想到狂风暴雨过后,空气更清新而快乐起来;哪怕看到叶落无情残红褪去,也会想到它们正是为了叶更翠花更红而快乐起来。我理想中学生的脸是永远迎向阳光,灿烂无比的。他们快乐地学习,学习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他们快乐的生活,每天的阳光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的;他们在充满爱与信任的目光中快乐地成长。他们自信、自强、自立,明白:如果手里拿到一副不算太坏的牌,一定要争取去赢;如果不幸摊上一副不能再糟的牌,也要尽可能找出一两张还算不赖的牌,用它作为强项,使结局变得相对好一些,这是一种机制,坏牌不一定非输不可。孩子们应懂得什么叫坚韧不拔,什么是永不言败,和怎样才能坦然面对。他们能够自己学习,利用手中的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去看,去想,去问,去查,www.aishibei.com去讨论,去写,通过自己的能力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新奇的思维,巧妙的点子,大胆的创举,能在他们身上层出不穷,如不竭的源头。他们对待长辈有理有节,对待误解平心静气,以宽容之心对待一切,也许并不出众,但都愿与他交往。

  我理想中的学生心中应该是具有责任感的。拜读了《我的教育观》后,结合自己的班主任经历,我觉得我们不容忽视了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平时要多利用谈话课、班队课播下责任感的种子。有同学能认真学习了或能做好值日工作了,就表扬他能对自己负责了;有同学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就表扬他关心人了;有同学能捡起地上的废纸,就表扬他有主人翁精神了……然而整天让学生坐在教室里,也是培养不出责任感的,只会使学生显得疲疲塌塌,对身边一切事物漠不关心。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感。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责任感有关联的内容。如上学期的“为海啸灾区捐款”活动,强化了对他人负责、关心他人的好行为;设计“每周孝敬时间”,强化对自己负责,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可以把班级的事物细化,让每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都有实实在在的事情可负责,比如把组长工作细化,一个小组里设管理日常事物的组长,管交各科作业的组长,,这样每位组长都能集中经历做好一件事。我理想中的学生也许不够聪明伶俐,但只要他对生活,拥有一份热爱;对人生,拥有一份自信;对你,对我,对所有的人拥有一份真情,已足够矣。

  品读《我的教育观》,我“沉重并快乐着”!沉重——那是对理想的、快乐的教育的明天的思考;快乐——那是作者描写的理想教育的快乐引起的共鸣;理想使现实透明,美好的憧憬使生命充实。感受过后更多的还是坚信,坚信好梦开始的地方是“教育理想”,为梦奋斗的结果必将是“梦想成真”!

篇3:《没有孩子是“差生”》读后感

《没有孩子是“差生”》读后感

  如同涓涓溪流,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如同缕缕阳光,温暖学生受伤的心灵……小舟老师用她的无私的爱心、足够的耐心和科学的方法创造了“没有孩子是差生”的奇迹。一篇篇鲜活的案例,一串串动人的故事,一个个惊人的奇迹,让人赞叹,令人感动,促人深思。

  长期以来,“差生”是老师和家长心中抹不去的痛,更是孩子心灵深处的最痛。因为是“差生”,在家中,在学校很少看到家长、老师的笑脸:因为是“差生”,时刻提心吊胆,生怕老师注意到自己,而成为教育其他同学的“活道具”:因为是“差生”,所以处处低人一等,好事不沾边,坏事总有份……千千万万个学校的“差生”,永远呆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用泪水去抚慰自己的伤口。我们老师,我们家长,恨铁不成钢,想尽各种方法去改变差生的落后面貌,却从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差生的产生。

  每一个孩子背着书包走进校园的第一天,他们都是怀着对知识的渴求走进来的,他们的心情是兴奋的,他们的目光中充满好奇,充满信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当他们发现心中的知识殿堂有着做不完的作业,有着听不尽的训斥,他们不再向往学校。既而,因为他们犯了错误,被罚抄写生字或做题时,他们感到做作业原来是用来惩罚人的一种手段,于是厌学情绪产生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一步步地走进“差生”的行列。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中就不能平静,可以这样说,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苛刻的要求“制造”了相当一部分差生。

  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孩子孩子。多角度地看待学生,以期待的心情去关注学生的发展,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丰富的生命个体,他们个个都是那么优秀。记得有一次作文课,我让学生进行口头交流《假如我是老师》,孩子们说得非常精彩,其中两位同学的话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时刻提醒我、监督我。一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说的:“假如我是老师,在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会用鼓励的眼神代替严厉地训斥,让他感到老师对他充满信心,使他更快改正错误。”还有一句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孩子说的:“假如我是老师,我绝不会要求同学们考一百分。因为试卷上的满分不等于成长满分。我相信我的学生个个都会和一百分在不同的地方相见,他们每个人都是满分。”孩子说的多好。“万紫千红才是春”正因为学生各具特点,才形成多姿多彩的童心世界。

  与童心相伴,我们的心永远年轻。老师们,摘掉“有色眼睛”,用一颗充满关爱和温情的心去欣赏我们的孩子们吧!生活在鼓励中的孩子是自信的,生活在表扬中的孩子是乐观的,生活在欣赏中的孩子是宽容的。让鼓励、欣赏伴随孩子们成长,“没有孩子是差生”绝不是一个遥远的梦。

篇4:《教育漫话》的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哲人约翰.洛克的这句话让身为教师的我身心震撼,他提醒我这个从事教育的人,有没有以严谨态度教学、有没有体会自己时刻应如屡薄冰、时刻应战战兢兢。于是就在这个暑假拜读了这位大思想家的着作《教育漫话》,

  正如译者傅任敢先生所言,这“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缺点以外,其他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好些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时至今日,还是可以发人深省的”。下举例一二与大家共勉:

  趁早:一般人教养子女有个重大的错误,就是对于这一点没有及时加以充分的注意;精神在最纤细、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没有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

  “自然”很明智地舍不得做父母的人无不爱护自己的子女,但是那种自然地爱一旦离开了理智的严密监视,就极容易流于溺爱。他们爱护自己的子女,这个原是他们的责任,但是他们常常连子女的过失也都放纵不管。固然,子女的行为是不可加以干扰的,他们对于一切事物应当可以运用一已的意志,而且他们在婴孩时代也做不出什么重大的坏事,所以他们的父母总觉得子女的过失可以放纵,没有危险,子女执拗一点,也以为很合乎孩子的天真的年龄。但是对于一个溺爱子女的、对子女的恶作剧总是一味原谅不去改正、说那是一件无关宏旨的小事情的父母,梭伦的答复最好,他说:“不错,但是习惯却是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啊。”

  消沉:如果儿童的精神过于沮丧;如果他们因为管教太严,精神过于颓唐,他们便会失去他们的活力和勤奋,这种情形较之前者更坏。

  因为放荡的青年,都是生龙活虎一般,精神十分饱满的,一旦走上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心情沮丧的儿童就不然了,他们的态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郁的,很不容易振作起来,极难作出什么事业。要避免这两方面的毛病,那是需要一种巨大的技巧的。如果谁能找出一个方法,一方面使得儿童的精神安易、活泼、自由,同时又能使他抑制自己对于许多事物的欲望,而接近不惯的事物,他便能调和这种表面的矛盾,懂得教育的真正秘诀了。

  鞭挞:普通对于儿童有一种贪便取巧的惩罚方法,就是鞭挞儿童,这是一般都是所知道的或想到的管理儿童的唯一工具,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办法,因为它有两种流弊。这两种流弊,对它左右夹攻还能不使它失去效力。

  第一,我们人类的本性有种倾向,就是耽嗜肤体的与现实的快乐,极力避免痛苦,但是这种惩罚的方法不独不能克服这种倾向,反而可以给它鼓励,增加它在我们身上的力量,那是发生一切邪恶与罪过的根源。第二,这种惩罚自然会使导师盼望儿童去爱好的事物反而遭到儿童的厌恶。第三,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第四,假如管教到了极度严酷的地步,也可以治好目前任性的毛病,但是接着来的常是更恶劣更危险的心情颓丧的毛病。

  奖励:我们想www.aishibei.com使儿童变成聪明、贤良、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去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和到了极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尔用用。反之,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取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地避免。

  凡是拿苹果、糖球或者别种为儿子所喜爱的东西去使儿子念书的人,他就是认可了儿子对于快乐的爱恋,是纵容他所应该用尽全力去看来的危险的嗜好。你对于儿童的嗜欲,一方面尽管加以制裁,他方面却去给他满足,那是决没有希望教会他克制自己的嗜欲的。为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贤良的、聪敏的、有德行的成人,他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嗜欲,凡遇理智所反对和责任所要求的时候,他应该抑制看书对于财富、服饰、饮食等等事物的欲望。但是如果你要他去做点该做的事,便用钱币去酬劳他,见人念了书,便拿些甘美的食物去报酬他的辛苦;你要他完成一点小小的课业,便去许他一些镶着花边的围巾、漂亮的新衣。那么,你提出的这种种酬报的意思岂不是说,他应该以这些好东西作目标,鼓励他去想望这些东西,使他习惯于把自己的快乐放在这些东西上面吗?因此,奖励与惩罚是应该采用的,只是应该选择适当的奖惩方法。

  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长久的影响。

篇5:《哈佛家训》读后感

  《哈佛家训》读后感

  今年的暑假是看书时间较充足的一个暑假。因而有较多的时间在家捧读。高深的理论性格使然总不怎么喜欢,也许更是因为天资愚笨而无法领略其要义的缘故吧。倒是看了许多简短的小故事,感悟许多人生的哲理。现辑录其中几个与大家共享:

  篱笆上的铁钉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

  "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

  你的朋友和你的家人都是你宝贵的生命财富,他们让你更自信,让你更勇敢。他们总是随时倾听你的忧伤。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向你敞开心扉。可是有时你会说出伤害他们的话,或者做出让他们痛心的事情。不要认为他们不会介意,就像在篱笆上钉过钉子一样,伤害会留下永远的痕迹。

  坏脾气是一把双刃的剑,它在伤害别人的时候,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让兔子奔跑

  小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有人认为这个是小兔子的弱点,于是,小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学游泳.小兔子耗了大半生的时间也没学会.它不仅很疑惑,而且很痛苦.

  猫头鹰说:"小兔子是为了奔跑而生的,应该有一个地方让它发挥奔跑的特长."

  看来世界上还是有智者.

  看看我们的周围吧!我们整个教育制度的设计,就像捕鼠器一样,完成针对人的弱点,而不是发现和激励一个人的优点与特长.

  父母师长注意的是孩子成绩最差的一科,而不是最擅长的科目......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发现优势。

  人人都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只要能改正一个人的缺点,他就会变得更好。

  一定要让猴子唱歌,一定要让鹦鹉举重,这不仅是残忍的,也是愚蠢的。应该有一个地方,让人们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应该有一个地方,让小兔子跑个痛快!

  改变一生的赞美

  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坏男孩。

  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还是居住在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富有的家庭。

  父亲一边向继母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已经让我无可奈何。说不定明天早晨以前,他就会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坏事。”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认真地看着他。接着她回来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全郡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只不过,他还没有找到发泄热情的地方。”

  继母的话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凭着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道路。

  在继母到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是,继母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卡耐基14岁时,继母给他买了一部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相信你会成为一名作家。卡耐基接受了继母的礼物和期望,并开始向当地的一家报纸投稿。他了解继母的热忱,也很欣赏她的那股热忱,他亲眼看到她用自己的热忱,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家庭。所以,他不愿辜负她。

  来自继母的这股力量,激发了卡耐基的想象力,激励了他的创造力,帮助他和无穷的智慧发生联系,使他成为美国的富www.aishibei.com豪和着名作家,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赞美永远都不是多余的,尤其是对于孩子。一次真诚的赞美,可能胜过一万次严厉的责备。

  一道终生受用的测试题

  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

  你经过一个车站。

  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生命危在旦夕。

  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是你的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

  还有一个是你一见倾心的异性,如果错过了,你一辈子都会后悔。

  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请解释一下你的理由。

  别人会怎样选择,你可以猜一猜: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先救他。然而,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为他们的终点站,。

  你先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你认为这是个好机会报答他。

  医生,你可以在将来某个时候去报答他, 但是你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可能永远不能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的人了。

  在200个应征者中,只有一个人被雇佣了,他并没有解释他的理由,他只是说了以下的话“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每个我认识的人都认为以上的回答是最好的,但没有一个人(包括我在内)一开始都没想到。是否是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车钥匙)?有时,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些我们的固执,狭隘,和一些优势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

  很多时候,生活中的一些细小的故事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会引起人们会心的感悟。《哈佛家训》以品性、梦想、真爱、成功、思维、心理、智慧、创意、勇气和觉悟十个章节辑录了一百多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生活意义,给我们的思维以启迪,引导我们对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这是一本推荐给青少年的教育读本,但是对我们,对于我们的教育仍有很大的启示。应该说,它不是纯理论的教育书籍,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平易近人的道理和心灵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