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的读后感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哲人约翰.洛克的这句话让身为教师的我身心震撼,他提醒我这个从事教育的人,有没有以严谨态度教学、有没有体会自己时刻应如屡薄冰、时刻应战战兢兢。于是就在这个暑假拜读了这位大思想家的着作《教育漫话》,

  正如译者傅任敢先生所言,这“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缺点以外,其他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好些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时至今日,还是可以发人深省的”。下举例一二与大家共勉:

  趁早:一般人教养子女有个重大的错误,就是对于这一点没有及时加以充分的注意;精神在最纤细、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没有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

  “自然”很明智地舍不得做父母的人无不爱护自己的子女,但是那种自然地爱一旦离开了理智的严密监视,就极容易流于溺爱。他们爱护自己的子女,这个原是他们的责任,但是他们常常连子女的过失也都放纵不管。固然,子女的行为是不可加以干扰的,他们对于一切事物应当可以运用一已的意志,而且他们在婴孩时代也做不出什么重大的坏事,所以他们的父母总觉得子女的过失可以放纵,没有危险,子女执拗一点,也以为很合乎孩子的天真的年龄。但是对于一个溺爱子女的、对子女的恶作剧总是一味原谅不去改正、说那是一件无关宏旨的小事情的父母,梭伦的答复最好,他说:“不错,但是习惯却是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啊。”

  消沉:如果儿童的精神过于沮丧;如果他们因为管教太严,精神过于颓唐,他们便会失去他们的活力和勤奋,这种情形较之前者更坏。

  因为放荡的青年,都是生龙活虎一般,精神十分饱满的,一旦走上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心情沮丧的儿童就不然了,他们的态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郁的,很不容易振作起来,极难作出什么事业。要避免这两方面的毛病,那是需要一种巨大的技巧的。如果谁能找出一个方法,一方面使得儿童的精神安易、活泼、自由,同时又能使他抑制自己对于许多事物的欲望,而接近不惯的事物,他便能调和这种表面的矛盾,懂得教育的真正秘诀了。

  鞭挞:普通对于儿童有一种贪便取巧的惩罚方法,就是鞭挞儿童,这是一般都是所知道的或想到的管理儿童的唯一工具,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办法,因为它有两种流弊。这两种流弊,对它左右夹攻还能不使它失去效力。

  第一,我们人类的本性有种倾向,就是耽嗜肤体的与现实的快乐,极力避免痛苦,但是这种惩罚的方法不独不能克服这种倾向,反而可以给它鼓励,增加它在我们身上的力量,那是发生一切邪恶与罪过的根源。第二,这种惩罚自然会使导师盼望儿童去爱好的事物反而遭到儿童的厌恶。第三,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第四,假如管教到了极度严酷的地步,也可以治好目前任性的毛病,但是接着来的常是更恶劣更危险的心情颓丧的毛病。

  奖励:我们想www.aishibei.com使儿童变成聪明、贤良、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去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和到了极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尔用用。反之,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取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地避免。

  凡是拿苹果、糖球或者别种为儿子所喜爱的东西去使儿子念书的人,他就是认可了儿子对于快乐的爱恋,是纵容他所应该用尽全力去看来的危险的嗜好。你对于儿童的嗜欲,一方面尽管加以制裁,他方面却去给他满足,那是决没有希望教会他克制自己的嗜欲的。为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贤良的、聪敏的、有德行的成人,他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嗜欲,凡遇理智所反对和责任所要求的时候,他应该抑制看书对于财富、服饰、饮食等等事物的欲望。但是如果你要他去做点该做的事,便用钱币去酬劳他,见人念了书,便拿些甘美的食物去报酬他的辛苦;你要他完成一点小小的课业,便去许他一些镶着花边的围巾、漂亮的新衣。那么,你提出的这种种酬报的意思岂不是说,他应该以这些好东西作目标,鼓励他去想望这些东西,使他习惯于把自己的快乐放在这些东西上面吗?因此,奖励与惩罚是应该采用的,只是应该选择适当的奖惩方法。

  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长久的影响。

采编:www.aishibei.com

篇2:《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知道约翰·洛克和《教育漫话》是在师范的《教育学》教材中。工作后,也在很多的书籍和文章中看到过《教育漫话》中的只言片语,只是在新华书店中没有看见过这本书,所以一直无缘一窥《教育漫话》的全貌。所幸今年暑假为准备考试,而反复研读《教育漫话》,收获极大。洛克那深入浅出的描述,常常拨动我的心弦,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反思;那饱含哲理的文字,又时常不经意间解开我心中的疑惑,让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如这一段话,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去审视自己:我犯的错误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影响,还能补救多少?整本看来《教育漫话》讲了三个方面的话题:体育、德育和智育。或许是洛克先生学过医的缘故吧,本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他认为第一件应该当心的事是“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到了损害。”他指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也许日本小朋友与中国小朋友一同进行的友好夏令营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详了,面对中国孩子潺弱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给出的药方,“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多么简单易行,可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能让孩子做到几项?

  有了康强健旺的身体,如何使精神保持正常?这就是《教育漫话》涉及的第二个话题:德育。“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惟有德行才是真实的善……德行愈高的人,其它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洛克先生指出,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我们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都爱模仿别人。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还不能忽视我们自身的榜样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了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不当心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错误该怎么办?洛克指出,“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办法。” 他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也许比我们所想到的时期还早)对于名誉是极www.aishibei.com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洛克先生认为,相比于品质,学问不是最重要的。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所以本书中,把智育放到最后来谈。他首先提醒我们“应该极力注意,决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也不可使他把读书看成一种工作。”一旦读书成为儿童的负担,他就会立刻讨厌它,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应该把学习看做是一种游戏、消遣,把它当作一件做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这种观点,他在书中曾多次提起。在语文学习上,洛克先生是反对机械学习,反对靠文法学习语文的,他举了个例子:一个法国妇人教一个英国女孩学习法文,只是和她闲谈,一点不需要什么文法,有了一两年的功夫,英国女孩就能把法文说得很好,读得很好了。主张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对儿童充满求知欲望的好奇心给予鼓励。在本书的最后,作者指出“每个人的心理都与他的面孔一样,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与别人区别开来。两个儿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导的。”对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和我们的祖师爷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话》,一本饱含哲理而又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也是一些学者所推崇的人类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五本书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