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趋势时控制措施(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趋势时控制措施(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趋势时控制措施(应急预案)

  1、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病人。

  2、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3、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4、证实流行或爆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罹患率,若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爆发。

  5、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6、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爆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7、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8、医院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9、按《医院感染报告制度》执行。

  10、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Editor:爱拾贝 www.aishibei.com

篇2:医院污水处理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污水处理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保持污水排放系统顺利通畅,定期对医院排放系统进行维修。

  3、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采集污水时戴手套,操作后洗手。

  4、监测污水总余氯,并做好登记。

  5、每季度做好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菌、粪大肠杆菌)检测,有报告并备查。。

  6、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放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6.5mg/L.

  7、保持室内空气流量,环境清洁。

  8、污水处理原料妥善保管,合理配比。

篇3:洗衣房感染管理制度

洗衣房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流。

  2、定点定时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点,盛放容器应洁污分开,并每日清洗消毒。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洁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工作服单独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应单独消毒、清洗。消毒用500mg/L含氯制剂浸泡30min,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

  4、清洁物品专区专柜存放。

  5、工作环境保持卫生,定时开窗通风,每日用清水擦拭桌、椅、工作台面、地面二次,每周大扫除。污染区用消毒液擦拭。

  6、洗衣池(机)做到定期消毒,特别是洗可能有传染性的衣被后,就用以上的热水或500mg/L含氯制剂消毒。

  7、做到勤洗手,勤换工作服。

篇4:放射科感染管理制度

放射科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工作人员衣帽整齐,工作场所整洁。

  3、室内每日通风,紫外线消毒一次。

  4、调钡用具使用一次性口杯,做到一人一杯或一用一灭菌。

  5、钡剂灌肠器必须高压灭菌,肛管按消毒——清洗——灭菌程序进行,做到一人一根。

  6、公用鞋每周清洁消毒二次。

  7、传染病人检查后按常规进行消毒。

篇5: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二、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三、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气灭菌。

  四、用过的手术器械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

  五、对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

  六、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七、洗手刷、擦手巾应一用一灭菌。

  八、医务人员必须坚持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九、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手术间应有标志。术后器械、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十、按送病人的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感染病人应专车专用,用后消毒。

  十一、每月对室内空气、物表、手监测一次,并符合要求,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每月监测一次,并符合要求。

  十二、对各类手术切口感染要有统计、分析,无菌手术感染率要符合要求。

  十三、手术废物品须置黄色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